王阳明,中国“心学”第一人:4首描写“良知”的诗,如何来理解?
今天文史君和大家聊聊王阳明几首关于“良知”的诗作 。
千百年来 , 写诗作词之人 , 不可胜计 。 但大多都是借景抒情的诗作 , 很少有人涉及“心学”“人性”“良知”领域 ,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能及 。
放眼中国5000年华夏史 , 有如此造诣的 , 仅王阳明一人而已 。
在谈论王阳明“心学”诗作之前 ,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王阳明其人 。
王阳明 , 名守仁 , 字伯安 , 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 , 得号阳明子 , 故皆以阳明先生尊称之 。
王阳明一生谦谨廉明 , 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 , 而且能够统军征战 , 同时在书法、诗词方面造诣也是非常之高 。 向来被称为“明第一流人物 , 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
文章图片
万历十二年 , 王阳明被奉祀于孔庙 。
他在哲学思想理论方面 , 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 并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 , 有善有恶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知 , 为善去恶是格物)等诸多观点 。
明朝时期 , 王阳明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 , 并形成“阳明学派” 。 尤其是阳明心学对千古不变的圣贤教义有所突破 , 对人性探讨和教育有重大意义 。
代表著作有《传习录》《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 。 除了著作之外 , 他还有4首关于“良知”的诗词 , 影响颇大 。
《咏良知四首》之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 , 自将闻见苦遮迷 。 而今指与真头面 , 只是良知更莫疑 。
【王阳明,中国“心学”第一人:4首描写“良知”的诗,如何来理解?】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说 , 人人都要和孔子一样具有良知 , 具有圣人之心 。 而圣人之心最重要的部分 , 就要属“良知”了 。
禅宗教诲人们要具备佛性 ,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 也是希望教化人们成为圣人 。
但是他又提醒大家说 , 世上的人们常常都不会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良知 , 而是陷入在内心之外的大千世界去寻找的迷惘 。
简言之 , 王阳明先生强调指出 , 我们和圣人一样 , 心中具备良知 , 这份良知一定是自己修炼而非外求的结果 。
文章图片
《咏良知四首》之二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 莫道圣门无口诀 , 良知两字是参同 。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 良知才是成为圣人的秘诀 , 孔子等人讲究的“圣学”其实和佛教一样 , 都是有自己的修行口诀的 , 而圣学的口诀就是“良知”二字 。
王阳明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 , 大本大源是道 , 是至善 , 而良知是认知道和至善的本能 , “良知”其实一直存在在我们心中 , 常常我们不会注意 , 有时候还会违背他 。
那些错用功的人就是丢下良知 , 一味向外界寻求道的判别依据 。
《咏良知四首》之三
人人自有定盘针 , 万化根源总在心 。 却笑从前颠倒见 , 枝枝叶叶外头寻 。
这首诗的意思是 , 良知就藏在我们的心中 , 就像指南针一样给我们指明方向 。 良知就是宋儒所讲的天理 , 万事万物皆有一定之规 , 不可陷入盲目外求的误区 。
“万化根源总在心”告诉人们 , 时间纷繁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 每一处变化都存在于心 。 王阳明还自嘲 , 以前没有领悟这个道理 , 却“枝枝叶叶外头寻 。 ”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
文章图片
《咏良知四首》之四
无声无臭独知时 , 此是乾坤万有基 。 抛却自家无尽藏 , 沿门持钵效贫儿 。
这首诗写得非常的形象 , “抛却自家无尽藏 , 沿门持钵效贫儿”这两句刻画了一幅有趣又略带讽刺意味的画面:
一个乞丐拿着钵挨家挨户地去要饭 , 却不知道原来自己家里有个无尽宝藏 。 这个无尽宝藏就在人的心里 , 就是“良知” 。
“无声无臭”是源于“上天之载 , 无声无臭”(《诗经·大雅·文王》) , 《中庸》中也曾引用 , 说无声无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 听不到声音闻不到气味 , 这也是天理的极致境界 。
王阳明心学智慧博大精深 , 每一诗作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作者以上所列举的 , 只是感悟的极小一部分 。
读者们 , 对于王阳明的这些诗作 , 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 , 请转发收藏哦~
- 迪丽热巴的成名经历,从“体寒”到“倒追魔咒”,她能否出圈?
- 《天才计划》“哈利·波特”策划越狱,全程高能不断令人屏息以待
- 《亲爱的小孩》:方一诺的“懂事”,让原生家庭残缺的肖路放飞
- 《乡村爱情》“刘英”素颜近照曝光,身材发福与昔日判若两人
- 陈晓在直播过程中生气,现场陷入尴尬,却无人怪他“真性情”
- 陈赫退股贤合庄,加盟商纷纷控诉,网友质疑他“割韭菜”
- 27岁网红“泰国娜美”死因曝光,亲姐哭诉:如睡美人躺床3个月
- 江疏影玩嗨了,草地当T台走出“超模范”,穿凉鞋不忘给脚做美甲
- “撩汉达人”张天爱:曾给巩俐当“光替”,遭张艺谋揭穿年龄真相
- 《工作的一年》三种友情我愿称之为“共患难式”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