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

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
文章图片
《四百击》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
文章图片
《安托万与柯莱特》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
文章图片
《偷吻》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
文章图片
《婚姻生活》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
文章图片
《爱情狂奔》◎杨鸽
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法国电影新浪潮的领军人物 。 他的作品整体来讲 , 好看 , 没什么观影门槛 , 不需要恶补历史知识 , 也不用深究主题意义 。 但是我们确实能从他的作品中感觉到一种力量 , 真挚、朴实 , 来自个体与生活本身 , 其自传性系列电影“安托万五部曲”就是如此 ,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 , 这五部曲的展映让我们得以重温经典 。
安托万:特吕弗的银幕化身
特吕弗在导演之路上 , 声名鹊起于《四百击》 。
1932年特吕弗出生在法国巴黎 。 他孤独的童年生活 , 几乎可与《四百击》一一对应 。 主人公安托万·杜瓦内尔的生活经历 , 是特吕弗真实的童年写照——一个叛逆又敏感的孩子 , 不满于学校填鸭式的教育 , 逃学 , 喜欢巴尔扎克 , 父母亲情冷漠 , 被家人送进感化院……作为特吕弗的首部剧情长片 , 《四百击》(1959)为他捧回了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 , 也正式开启了他作为作者导演的创作生涯 。
在特吕弗的电影中 , 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他的个人印记 , 成长经历、感情纠葛、爱情观念……这些元素反反复复出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 , 而这在“安托万五部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借由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或者说安托万作为银幕化身 , 特吕弗分别以不同年龄段的主人公讲述自己的感情经验 。
在短片《安托万与柯莱特》中 , 17岁的安托万情窦初开 , 爱上了酷帅女孩柯莱特 , 着意追求她 。 安托万获得了柯莱特父母的喜欢 , 但却没有获得柯莱特的芳心 。 《偷吻》里 , 23岁的安托万摇摆周旋于女友克里斯汀和鞋店老板娘之间 , 最终选择了温柔的克里斯汀 。 《婚姻生活》中 , 安托万短暂地迷恋上一位日本女郎 , 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下他重回克里斯汀的怀抱 。 直到《爱情狂奔》里 , 特吕弗对安托万的人生轨迹进行了整体回顾 , 他与克里斯汀和平离婚 , 再见初恋柯莱特时蠢蠢欲动 , 又与新女友萨宾分分合合 , 但最终他好像走向了人生感情的圆满 。
在前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 , 大银幕中的安托万始终胆怯软弱、天真拘谨 , 某种意义上而言 , 安托万是特吕弗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典型 。 相较之下 , 无论是柯莱特 , 还是克里斯汀 , 或者是萨宾 , 她们总是理智、聪慧、成熟的 。 成熟的女人拯救不成熟的男人 , 恰是特吕弗电影中男女关系的常态 。
特吕弗 安托万 电影作者】安托万总是与女人纠缠不清 , 这与特吕弗的现实生活重叠 。 特吕弗情史丰富 , 他的妻子玛德莱娜·摩根斯坦评价特吕弗“极度不忠诚” , 是需要“被爱的感觉”才会去与女性调情 。 曾经为特吕弗的创作提供强力资金支持的玛德莱娜最终与特吕弗分道扬镳 , 安托万与克里斯汀的离婚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了 。
当然 , 作为“安托万五部曲”的唯一主角 , 安托万的人生故事被特吕弗几近平铺直叙地讲述着 , 这些故事其实没什么复杂情节 , 更遑论政治色彩 , 但是观影完成之后 , 却能给人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 。 安托万的后四部故事虽不如首作惊艳 , 但特吕弗发挥相当稳定 , 那种由琐碎日常中透露出的普遍性真理意味 , 是引发广大观众共鸣的本因 ,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生活 。
作为“电影作者”的特吕弗
特吕弗非常推崇的法国导演让·雷诺阿曾经说过 , 一个导演一辈子只拍摄一部电影 , 他的其余作品只是这部电影的注解 , 而其他主题则只是这部电影的延伸而已 。 这句话与特吕弗尤为契合 。 在作者论耳熟能详的当下 , 我们自然可以将特吕弗称之为“电影作者” 。 而作者论本身就与特吕弗息息相关 , 是一众《电影手册》影评人出身的导演所强调的“作者策略”的延伸 。 在正式成为一名导演之前 , 特吕弗等年轻的影评人以《电影手册》为阵地 , 对于法国商业主流电影的批判及自我表达的倡导最终引领了法国新浪潮运动 , 在世界电影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毫无疑问“安托万五部曲”是特吕弗“电影作者”身份的强有力代表 , 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充斥着特吕弗的个人经验 , 他个人风格化元素的呈现可以追溯到他创作的第二部短片《顽皮鬼》——这部讲述一群巴黎的青春期小男孩性启蒙的故事 , 在某种意义上大可以看作“安托万五部曲”的前传 。 从这部作品中 , 我们就可以看到特吕弗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是相当“从一而终”——在他的电影里 , 女性是强大的 , 被男性角色所追寻、喜爱、仰望 , 但与此同时 , 他的电影里充斥着男性凝视的意味 , 其镜头呈现出的美丽性感的女性饱含着男性视角下对女性的幻想 。
有趣的是 , 特吕弗给到“安托万五部曲”一个看似大圆满的结局——虽然安托万离婚了 , 但他有了新的爱人 。 因为童年创伤而始终寻情逐爱的安托万真的能够就此得到救赎吗?以特吕弗其他作品作为他爱情观的参照 , 我们可以预见到安托万的爱情旅途恐怕不止于此 。 《黑衣新娘》中女主角的为爱复仇建立在主人公未婚夫的死亡之上;而《柔肤》的结尾 , 怒火中烧的妻子最终持枪击毙了出轨的丈夫;《朱尔与吉姆》里凯瑟琳对完美爱情的执念也终结于黄泉——对特吕弗而言 , 或许死亡是爱情最好的归宿 。
银幕内外 , 安托万·杜瓦内尔、利奥德与特吕弗形成了互文 。 特吕弗曾言 , 自《偷吻》起 , 安托万其实就像利奥德靠拢了 。 最终收尾到《爱情狂奔》 , 《四百击》最后的奔跑与片名“LoveontheRun”遥相呼应 , 这部影片既是对安托万成长历程的回顾 , 也是特吕弗对自身艺术创作历程的回眸 , 但安托万在人生路上的奔跑绝不会就此停止 。
虽然法国电影新浪潮影响深远 , 而特吕弗等影评人对于电影作者的强调不仅塑造着电影人的创作方式 , 也影响着作为观众的我们认识电影的方式 。 总体而言 , “作者论”其实是一种分析电影的角度而非评价电影的理论 。 毕竟 , 电影制作本就是复杂的团队协作的成果 , 想要明确定义作者其实也并非易事 , 即便一位导演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不等同于他的电影会更好看 。
于普通观众而言 , 一部电影的导演是否为一名电影作者或许并不是我们会关心且应当关心的事情 。 观看一部电影时我们其实就只是在观看这一部电影 。 归根结底 , 重要的还是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