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陆逊挽救了东吴、孙权英明神武,为啥前者最终却被后者逼死?

陆逊的遭遇 , 并不是个例 。 不是因为孙权太无情 , 也不是由于陆逊不老实 , 而是封建时代的权力逻辑所致 。
其中原因 , 过了几十年 , 曾被孙家的后人侧面一针见血地挑明 。
孙权有个堂兄名叫孙贲 , 而孙贲有个曾孙名为孙惠 。 西晋八王之乱时期 , 孙惠担任了齐王司马冏的幕僚 , 为了劝说这位权倾朝野的长官激流勇退 , 孙惠曾写出了一篇影响力极大的文章 ,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爱历史】陆逊挽救了东吴、孙权英明神武,为啥前者最终却被后者逼死?】大名不可久荷 , 大功不可久任 , 大权不可久执 , 大威不可久居 。
这24个字 , 几乎道尽了中国古代封建官场的生存规则 , 可谓振聋发聩、醍醐灌顶:名利、权位固然诱人 , 但一旦长时间拥有 , 那就是一剂剧毒 。
【爱历史】陆逊挽救了东吴、孙权英明神武,为啥前者最终却被后者逼死?
文章图片
孙权、陆逊的君臣关系 , 一度被视为佳话 , 与刘备/诸葛亮的搭档相比也毫不逊色 。
陆逊进入大部分人的视野 , 是因为夷陵之战 , 但实际上他早就是孙权的嫡系 。 公元200年 , 虚岁19的孙权接替被刺杀的兄长担任江东之主;三年后 , 小他3岁、年仅21的陆逊就进入幕府 , 成了孙权的幕僚 。
虽然陆逊早就小有名气 , 但在各势力对抗日渐白热化的时代 , 君主们需要的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帮手 , 而不是金玉其外的名士(这一点跟西晋时区别较大) 。 因此 , 陆逊曾长期被放在地方锻炼 , 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 。
进入幕府后 , 陆逊曾经在东、西曹令史的岗位上负责文秘工作 , 不久后被派到地方 , 担任了海昌屯田都尉兼县令一职 。
在任期间 , 他曾漂亮地组织当地应对旱灾 , 政务治理能力初露锋芒;随后 , 他又干脆利落地剿灭了会稽、鄱阳的多支叛军 , 解决了其他人耗时多年都无法应对的难题 。
文、武两方面的杰出表现 , 让陆逊成功引起了孙权的青睐——他迎娶了孙策的女儿、与孙氏成为自己人 , 从此成了孙权的心腹 。
【爱历史】陆逊挽救了东吴、孙权英明神武,为啥前者最终却被后者逼死?
文章图片
陆逊开始踏上“天下”这个大舞台 , 当然是在公元219年 。 这一年 , 为了扳倒威震华夏的名将关羽、夺回荆州 , 36岁的陆逊替代吕蒙 , 担任起麻痹关羽、寻找战机的重任;战争爆发后 , 他又亲自率军斩获、招纳关羽军数万人 , 因功官拜右护军、镇西将军 , 封娄侯 , 全权负责镇抚荆州 。
两年后 , 陆逊临危受命、击败被曹操视为英雄的刘备 , 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东吴政权 , 让他彻底成为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将 , 也全面晋级为孙权依仗的社稷之臣 。
那时的孙权对陆逊有多信任?
他曾经额外制作了一个玉玺交给陆逊 , 自己写给蜀汉政权的所有文书 , 都交给陆逊修改后、直接盖章发出 。
公元228年 , 为了应对曹魏十余万大军 , 孙权命令陆逊统领六师、摄行王事 , 自己亲自执鞭为其开路 , 甚至还下令百官朝陆逊下跪 。
【爱历史】陆逊挽救了东吴、孙权英明神武,为啥前者最终却被后者逼死?
文章图片
这种近乎绝对信任的互信关系 , 即使刘备、诸葛亮也难以匹敌 , 放眼整个古代史几户再无第二对 。
公元229年 , 孙权专门为陆逊设置了“上大将军”一职 , 地位高于三公 , 有点类似后来李世民“天策上将”的意思;同年 , 在孙权东巡期间 , 陆逊受命前往武昌辅佐太子 , 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全权主持吴军国大事 。
到了公元244年 , 陆逊被任命为丞相 , 同时还保留了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等职 , 出将入相、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 权势达到顶峰 , 可以被视为古代人臣的极致 。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 , 仅仅在一年后 , 陆逊就在孙权的逼迫下愤懑而死 。 人生大起大落如此之突兀 , 究竟是什么原因?
【爱历史】陆逊挽救了东吴、孙权英明神武,为啥前者最终却被后者逼死?
文章图片
从表面来看 , 陆逊之所以得罪孙权 , 是由于卷入了宫廷皇储之争 。
当时 ,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权力之争日渐白热化 , 这就是东吴有名的“二宫之争” 。 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 , 朝廷内外的官员也大多纷纷站队、明争暗斗 。 德高望重的陆逊虽然反对这种拉帮结派、制造党争的现象 , 但他坚持嫡庶有别、维护太子正统地位的主张 , 却也在事实上等同于宣告自己选择了“山头” 。
这一回 , 孙权不仅没有听从陆逊的意见 , 而且还将陆逊的外甥全部流放(他们都支持太子) , 跟陆逊关系密切的太子太傅吾粲也被下狱处死 。 此外 , 他还多次派人前去当面责备陆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