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清朝皇族爵位是怎么定的

红带子是指清朝建立后 , 为了区分皇室宗族男子血缘亲疏差别而特有的一种称呼 , 或者说服饰标识 。 清朝以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显祖)的子孙:长子太祖、次子穆尔哈齐、三子舒尔哈齐、五子巴雅喇为近支宗族(四子雅尔哈齐绝嗣) , 称为宗室 , 因为腰系金黄色腰带 , 所以俗称黄带子 。
而努尔哈赤之祖父觉昌安(景祖)的两个儿子:长子礼敦、五子塔查篇古(景祖五子 , 显祖塔克世为第四子 , 次子额尔衮、三子斋堪绝嗣);曾祖父福满(兴祖)的五个儿子: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郎阿、六子宝实(景祖为第四子)以及他们的后代(景祖、显祖后代除外)为远支宗族 , 称为觉罗 , 以腰间系鲜红色腰带为区别 , 所以俗称红带子 。
因为这些清朝远支本家宗族一共是两派七支 , 所以称为“七觉罗” , 或者“觉罗七家” 。
清代皇族爵位制度 , 由高到低分别为: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一至三等 , 视同武官一品)、辅国将军(分一至三等 , 视同武官二品)、奉国将军(分一至三等 , 视同武官三品)、奉国将军(视同武官四品)共十二等 , 俸禄十四级(多出来的两级俸禄是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 。
另外 , 没有获得爵位的宗室男子 , 称为闲散宗室 , 月俸银三两 , 年米四十二斛二斗 , 准许使用武官四品服饰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以上皇族爵位 , 仅限于“宗室”、也就是黄带子才有资格获得 , 这也是清朝宗室的特权 。
至于远支宗族“觉罗”、即红带子成员 , 是没有资格获得以上皇族爵位的 , 他们只能与普通臣子一样 , 按照功劳大小 , 去博取异姓功臣爵位 。
【爱历史】清朝皇族爵位是怎么定的
文章图片
清代外姓功臣爵位制度 , 由高到低分别为:公(分一等至三等公)、侯(分一等侯兼云骑尉、一至三等侯)、伯(分一等伯兼云骑尉、一至三等伯 , 伯以上皆超品)、子(分一等子兼云骑尉、一至三等子 , 一等以上视同正一品 , 二三等视同从一品)、男(分一等男兼云骑尉、一至三等男 , 一等以上视同正二品 , 二三等视同从二品)、轻车都尉(分一等轻车都尉兼云骑尉、一至三等轻车都尉 , 一等以上视同正三品 , 二三等视同从三品)、骑都尉兼云骑尉(正四品)、骑都尉(从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 , 一共九等十级(骑都尉两级)
凡是属于“觉罗”系统的清朝远支宗族 , 一概只能凭借自己的文武功勋(其实就是军功 , 觉罗们在文官系统内基本没有出过什么人才) , 像其他异姓功臣一样 , 去获取异姓外臣爵位 。
不过 , 根据清朝的皇室宗族俸禄待遇 , 及远支觉罗俸禄待遇 , 宗室爵位暂且不要去说 , 即使是异姓爵位 , 待遇也是相对丰厚 , 最高等的一等公岁俸七百两 , 兼支禄米七百斛(一斛一百三十斤) , 最低等的恩骑尉也有岁俸四十五两 , 兼支禄米四十五斛 。 而同期 , 京师(北京)一个五口之家 , 年用度三十两左右就已经可以过得很宽裕了 。
所以 , “觉罗”们如果凭借自己的功勋 , 获得了外姓爵位后 , 就能保证自己一家老小的日常用度不至于窘迫 , 而且爵位是世袭的 , 在这种优厚的待遇下 , 他们及他们的后代 , 几乎没有进取心 , 去科举场上和那些苦读多年的文人士子们再一争高下 , 占用本来就不多的科举资源 。 这也是清朝统治者有意识的使旗人阶层不要去占据属于文人士绅特权的科举系统 , 各自在原有系统内 , 按部就班发展 。
但是 , “觉罗们”只是“有资格”凭借功勋去获取外姓爵位 , 而不像“宗室”们一样 , 天然具有宗室爵位的封授权 。 所以 , 绝大多数“觉罗” , 也即红带子们 , 基本上都是没有爵位 , 也没有其他谋生手段的闲散人士 。
【爱历史】清朝皇族爵位是怎么定的
文章图片
红带子
而清朝的制度 , 也不允许这些觉罗可以毫无限制地从事“士农工商”四民之业 。 所以长此以往 , 诸多红带子们 , 生活陷入困境 , 捉襟见肘 , 但是让他们这些穷亲戚们衣食无着、沦落社会底层 , 也不是清朝统治者所愿意看见的 。
于是 , 清朝设立了“养赡银”制度 , 用于那些生活艰难、没有凭自己的功劳得以获取封爵 , 进入官场的底层“觉罗”(也包括一部分宗室)们 。 具体的标准是:觉罗男子 , 年俸银二十四两 , 另支禄米二十一斛二斗(觉罗女子没有这个待遇) 。 这样 , 一个红带子 , 就可以养活一家五口 , 生活大致可以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