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

为人父母后 , 酸甜苦辣滋味 , 是轮番体会的 , 而且经常会猝不及防出现:
酸味:妈妈们辛辛苦苦全天候陪伴亲娃 , 足可以写出一本厚厚的经历 , 但宝宝最先叫出的却是“爸爸” 。
甜味:父母带出的孩子 , 非常争气 , 茁壮成长 , 每每被夸奖 , 父母会觉得之前付出都值得了 。
苦味:孩子抵抗力差 , 或母亲怀孕时不注意 , 使宝宝出生后有些反常 , 三天两头跑医院 , 其中辛苦一言难尽 。
辣味:孩子长大以后 , 在一些琐事上耍赖、闯祸 , 作为父母 , 心里的感受可想而知 。
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
文章图片
不过 , 有调查显示 , 父母在小孩成长期 , 最开心的时刻之一 , 是听到牙牙学语的宝宝 , 突然叫出“爸爸、妈妈” , 稚嫩 , 甚至还夹杂着含混的童音 , 令人惊喜万分 , 同时觉得肩头责任也重了好多 , 孩子长大的喜悦久久萦绕在心头 。
为什么小孩开始发音 , 都是叫“爸爸”、“妈妈” , 是两个相同的叠字呢?从孩子看 , 发音的器官还不成熟 , 认知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 只有爸爸、妈妈是最容易掌握的两个字 。 从父母看 , 用叠字与孩子沟通 , 是从父母的父母就传下来的习惯 , 而且听起来非常亲切 。 那么 , 婴儿有样学样 , 就叫“爸爸、妈妈”了 。
叠字不止局限于爸爸、妈妈词语 , 还延伸到其他词语 , 如吃饭、喝水、睡觉 , 变成吃饭饭、喝水水、睡觉觉 , 宝宝们更易于理解 , 也称为童音的一大特点:叠字发音 。
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
文章图片
不过 , 这种叠字风格 , 一般的“保质期”是4、5年 , 至多6、7年 , 也就是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左右 , 经常叫的“爸爸、妈妈” , 变成“爸、妈” , 少了一个字 。
父母第一反应 , 是不习惯 , 错愕 , 其次是失落 , 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 , 但这个还没完 , 孩子到了初中、高中 , 称呼可能又会变——“爸、妈”变成“老爸、老妈” 。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背后有啥玄机?要从孩子和父母两方面分析 。
从孩子看 , 已经从单纯任意撒娇卖萌的年龄 , 过渡到了有自己想法和行动的阶段了 , 从父母眼中的“小尾巴”、“小可爱”逐渐脱离出来了 。 而且 , 会从叽叽喳喳说不停、问不停 , 变得惜字如金 , 与父母交流慢慢变少了 , 高中、大学后更是如此 , 男孩子表现更突出一些 。
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
文章图片
1、孩子的心态有了微妙变化 , 他们以为自己长大了 , 可以像个大人一样了 , 有了自己小九九 , 不愿什么事都依赖父母 , 什么都告诉父母 , 直接后果是对父母依恋降低 。
2、孩子希望自己可以独立 , 进入青春期更为明显 , 有自己的小伙伴、小空间、小秘密 , 不希望打扰和窥探 , 如果父母干涉 , 可能会有冲突和不愉快 , 特别令父母不适应和茫然 。
3、孩子渴望被他人尊重 , 希望父母把自己看成“小大人” , 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家庭事务” , 且自己的事不要被父母管太多 , 称呼父母的字数改变 , 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提醒 。
父母除了失落 , 也要适应 , 因为至少意味着两个信号:一是父母要放手了 , 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干预;二是孩子在长大 , 要独立了 , 这些时间应该说明了一些问题:
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
文章图片
刚出生—3岁 , 父母是孩子的全部依靠 , 甚至孩子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找爸爸妈妈 。
3—6岁 , 孩子上幼儿园 , 仍然很喜欢粘着父母 , 求父母买玩具 , 买吃的 。
6—8岁 , 小孩去上学 , 有了自己的新伙伴 , 作业有时不会做还找父母帮忙 。
8—12岁 , 小学三年级后 , 这个阶段 , “爸爸、妈妈”可能就成为“爸、妈”了 , 有自己的小要求 。
12—18岁 , 中学阶段 , 这个阶段 , “爸、妈”可能变成“老爸、老妈” , 一周见一次面 。
18—22岁 , 大学阶段 , 一年见两次面 , 每次在家呆几天 。
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22岁—30岁 , 工作或深造 , 几年见不着面也正常 。
孩子称呼父母,由“爸爸、妈妈”改成“爸、妈”,背后有这些含义
文章图片
父母们要做的:
1、不要失落 , 应该高兴和欣慰 , 这是孩子在慢慢长大 , 过分纠结孩子称呼自己的变化 , 会越来越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