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从长远的眼观看,林徽因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梁思成?

托尔斯泰说 ,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林徽因童年的不幸 , 源于她庶出的身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 源于她的母亲既没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 也没有能力照顾好女儿 , 让她的童年快乐 。
林徽因最后选择梁思成 , 除了因为梁思成能给她踏实的爱 , 还因为他能给她家庭的温暖 , 以及梁家的社会地位给她带来的安全感 。
林徽因对婚姻的认识很清醒 。 她说 , 在中国 , 女性的婚姻是嫁给一个家庭 , 而不是一个人 。 因此 , 她选择梁思成 , 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
【历史故事】从长远的眼观看,林徽因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梁思成?
文章图片
梁思成的家庭明显更具有优势
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 , 他的父亲徐申如 , 是浙江海宁的富商 , 经营丝绸庄、发电厂 , 据说在上海还经营了一家小钱庄 , 同时 , 还是商会会长 , 在当地很有名望 。
家里有钱 , 所以让徐志摩出国留学 。 古往今来 , 人们还是对知识分子充满崇拜之情 。 士农工商 , 商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 。 士 , 排排在第一位 , 所以清末很多富商花钱捐一个虚职 , 提高自己的地位 。
徐志摩很有才华 , 但是他已婚的事实 , 已经让他失去了竞争力 。 鲁迅碍于母亲的压力 , 娶了小脚女人朱安 。 徐志摩的父亲给他娶的妻子 , 可不是一般人物 , 张家是很有名望的家族 , 有权有钱 。
张幼仪身上具有大家闺秀的所有优点 , 独立自强、不急不缓 , 很有主见 , 所以后来即便被徐志摩抛弃 , 面对丈夫的执意离开 , 怀孕的张幼仪没有说话 。 她只身一人去了德国 , 生下儿子后 , 开始学习德语 。 她在经历了丧子之痛、人生低谷后 , 开创了自己的新天地 。 她当过德文教授 , 是自信的知识女性 。 她做过银行副总裁 , 是优秀的职场精英 , 她是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 开拓了自己的新事业 。
即使当时的徐志摩选择离婚 , 林徽因也不可能嫁给他 。 聪明如她 , 看到如此优秀的张幼仪都会被抛弃 , 她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 她的家庭 , 她所受的教育 , 她自己的性格也决不允许去干涉一个家庭 , 破坏别人的婚姻 。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 , 在当时可是闻名全国的人物 。 他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 他的老师是康有为 。 梁启超自幼酷爱读书 , 17岁便考中举人 , 他的著作《饮冰室合集》 , 闻名遐迩 。 梁启超的头衔数都数不清 , 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随便挑出一个头衔 , 都完胜徐申如 。
所以 , 从家庭背景来看 , 梁思成更具优势 。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 , 曾就读于早稻田大学 , 那可是日本排名第一的私立大学 。 林长民的父亲是清末翰林 , 是林觉民的堂兄 。 记得中学教材里有一篇课文《与妻书》 , 林觉民为了革命英勇就义 , 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 老师当时讲得声情并茂 , 感人肺腑 , 我一直印象深刻 。 后来 , 知道林觉民是才女林徽因的叔叔 , 让我不由得对她们一家肃然起敬 。
梁思成曾任职民国财政总长 , 林长民则当过司法总长 。 由此看来 , 梁思成和林徽因不仅出身书香世家 , 还都是高干子弟 , 两个家庭门当户对 , 无论从知识层面何时社会地位都旗鼓相当 。
【历史故事】从长远的眼观看,林徽因为什么最后选择了梁思成?
文章图片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性格互补 , 给了林徽因想要的安全感
和那些专职写文字的女作家不同 , 林徽因是建筑系教授 , 写诗只是她的业务爱好 。 除了外貌出众 , 更难得的是:她情商也一样出众 。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内心 ,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所以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
林徽因说 , 徐志摩爱上的 , 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 他爱上的 , 其实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影子 。 双子座的林徽因 , 聪明伶俐、思维活跃、能言善辩 , 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士未免有些强势 , 但是梁思成的好脾气很好地做了互补 。
如果说徐志摩用诗歌给林徽因描绘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 梁思成则给了林徽因真实的陪伴 。 他们在美国留学的时候 , 林徽因总是能很快画出草图 , 提出方案 , 她的创作力非同一般 。 要不怎么能参与设计国徽呢?但是 , 她总是有更好的想法从脑子里迸发出来 , 一次次推翻前面的设想 , 然后那张草图就被搁置起来 , 在梦中沉睡 。
到了快要交作业的时候 , 梁思成来了 。 他不紧不慢、认真仔细 , 图画得又漂亮又准确 , 原本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清楚整齐能够交卷的成品 。 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曾在自己的作品《梁思成与林徽因》中提到过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