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羡言洋车岁语( 二 )


自己家没有自行车 , 想学骑车就困难了 , 我会骑车子好多年之后有的同龄伙伴都不会骑 。 那时候 , 有的农村人 , 受条件限制 , 一辈子没学过也不会骑自行车 。 有的孩子 , 家里没车子捞不着学骑车子 , “逮”着自行车就练 , 有亲戚骑自行车来串门 , 放下不一会就被“偷”出去 。 我也经常如此 。 记得有一次我把来我家来玩的叔叔的自行车摔坏了车把和车闸 , 不得已 , 推到北岭公社修理自行车铺花了8角钱修好 , 为此还管了叔叔一顿饭 , 过后 , 挨了一顿揍 。
大多数人学骑车子 , 为了减少摔倒的次数 , 以及摔倒后不伤到人或车子 , 后座上绑上一横棍子 , 一人或俩人用手扶着 , 助力推着向前奔跑 , 一开始也不走正道 , 经常摔得鼻青脸肿 , 腿破胳膊伤 。 我学车子没有如此流程和“待遇” , 没用别人 , 是日积月累“自学成才” 。 现在的孩子们更不必刻意专门学骑自行车 , 从小就有学步车、多轮车 , 人长车高 , 遵循渐进 , 龄到自然成 , 自己练习时间长了就自然“会骑车子”了 。 先前 , 学骑自行车不像现在 , 得慢慢来 , 历经摔打磨炼 。
我大哥在陈庄(利津二中)上高中 , 父亲托人给他买了一辆金鹿牌28自行车 。 大哥放学回家 , 在村口就下车 , 推着崭新的自行车顺街而来 , 十分引人注目 。 村里的孩子们感到新鲜 , 纷纷跟在大哥后面指指点点 , 我也跟随其中 , 内心高傲地爬到车后座上让大哥推着 , 趾高气昂地阻止着小孩们乱摸的手 。 到家 , 崭新的自行车往院里一放 , 伙伴们都来围观 。 围着车子摸来摸去 , 这个摸摸车把、那个按响车子铃铛 。 见此情景 , 父亲挂在脸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言而喻 。
家里的国防车 , 皮实 , 也旧了 , 不值得费功夫 。 大哥知道我喜欢自行车 , 他的新车子放学回家把车子一放 , 只要我不拾草挖菜 , 在家闲暇的时候 , 就“欺负”我给他拾掇车子:“你小子骑完了给我擦干净!”我也乐此不疲愿意打理他的新自行车 , 出去练车子回来坐在院子里紧紧螺丝 , 给铃铛抹点油 , 有时还把车子倒放在地上 , 抹抹脚蹬 , 链子上油 , 车圈辐条用布沾机油擦了又擦 , 镀锌的轮毂、辐条都被擦得干干净净、闪闪发光 , 漆黑的车身 , 锃亮的车圈 , 在傍晚昏暗的灯光影射下 , 闪烁着耀眼光泽 , 煞是喜人 。
家里有车子的 , 一般不愿意外借 。 当年 , 我姐就因邻居表叔没借给她车子至今耿耿于怀 。 姐姐结婚 , 父亲给陪送了一辆26飞鸽牌自行车 , 作为当时的“三大件”之一 , 车身漆黑锃亮 , 轮圈和辐条闪闪发光 , 令人眼羡 。 姐姐很喜欢 , 用毛线织成套将车把、车座保护起来 , 车踏脚板我用废车内胎剪成“皮套”套在上面 , 她很高兴 。
小小的自行车曾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工作、生活一路前行 , 它陪伴着亿万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出行 , 也见证了我国一段时期的发展变迁 。 建国前 , 自行车是稀有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是奢侈品 , 普通百姓家没有;七八十年代的自行车是年轻人追求的时尚品;九十年代自行车是工作、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 , 是家庭的必需品;现如今自行车则是最廉价最经济最环保的交通工具 。 自行车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发展史 , 可以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难忘的记忆 。 从“洋车子”到自行车 , 从稀缺到普及 , 从“多锁具”到“随地扔” , 自行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变化着 , 反映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
社会的不断进步 , 经济的迅猛发展 , 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 , 家庭轿车是主流 , 城里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汽车 , 就连进城打工的年轻人都有汽车 。 如今 , 小轿车已经普及 , 如同八九十年代的自行车一样进入寻常百姓家 。 但自行车不会被淘汰退市淡出人们的视线 , 仍然与生活密不可分 。 成人自行车依然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须 , 也是无车(轿车)族的重要交通工具 。 如今共享单车“出世” , 代表着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 是一种新的风尚 。
如今 , “车子”又承担起了陪伴、培养少儿成长的重要玩具和工具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童年、青春 , 与自行车相伴的童年和青春充满着欢乐和自由 , 是留在脑海中最美好的记忆 。
成之
岁次壬寅暮春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童车羡言洋车岁语
文章图片
作者简介:刘培华 , 笔名:乡隐居士 , 57年生 , 利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 , 《东营日报》特约采访人员 , 《利津商业史话》编委 , 《中国乡村》杂志编辑 。 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