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今天向大家介绍我国北宋的历史人物 , 名字叫梅尧臣 。 他出身贫苦农家 , 经过刻苦读书、名人推荐 , 毫不容易踏入政府公务员行列 。 但是他后来却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了 , 并且被誉为“宋诗第一人” 。
【历史故事】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文章图片
本文将主要探讨梅尧臣为何要从政府官员 , 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一.因家境贫苦 , 科考未成功
梅尧臣 , 字圣俞 , 于宋真宗咸平五年四月十七日(1002年5月31日)出生 , 是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 他出身农家 , 幼时家贫 , 但从小酷爱读书 。 16岁时 , 梅尧臣参与乡试 , 但未被录取 。
由于家庭无力继续供梅尧臣再次攻读 , 所以他便跟随叔父梅询到河南洛阳 , 以恩荫补任太庙斋郎 , 后历任桐城、河南、河阳三县的主簿(各主管的文书) 。
因不是通过科考入仕的 , 在当时视科举为进入官场唯一途径的年代 , 梅尧臣在青壮年时期 , 始终没有获得升职的机会 。 这让他空有报国之志 , 一直没能充分展示 。
二.受名人提携 , 但不登权门
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的梅尧臣 , 开始将自己的才华转移到诗歌创作上 , 他利用到全国各地任职的机会 , 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在诗歌创作中 , 他一反西昆体诗风 , 常以质朴平淡的诗句抒怀言志 , 反映社会现实 。 并且在当时诗界小有名气 。
【历史故事】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文章图片
天圣九年(1031) , 梅尧臣任河阳县主簿 。 因河阳离西京洛阳很近 。 当时西昆诗派的首要人物钱惟演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 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 , 还有尹洙等人也官西京 。 梅尧臣就常与这些名人往还 , 很受推重 , 并与欧阳修成为莫逆之交 。 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 , 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梅尧臣 。
正是受这些名人的提携 , 梅尧臣的官场生涯有所改变 。 皇祐三年(1051) , 经过欧阳修等人的极力推荐 , 50岁的梅尧臣被赐同进士出身;改任太常博士 。 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又推举他为参详官 , 希望通过考试打击当时的浮艳晦涩文风 。 梅尧臣曾在阅卷中激赏苏轼的文章 , 向欧阳修推荐 , 取录苏轼为第二名 。
然而梅尧臣在京任职期间 , 足迹从来“不登权门” , 即使对于当时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欧阳修 , 他也不愿前往其家 。 而通常是欧阳修、江休复、吴中复等朝廷要员来他家拜访 。 嘉祐二年(1057年) , 因郊祀(为百姓和国家祈福的一种活动)加恩 , 梅尧臣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 , 故有“梅都官”之称 。
梅尧臣在朝中曾上奏自著的《唐载纪》26卷 , 对旧史的缺漏错误多有补正 , 宋仁宗终于信任他 , 并命其参与修撰《新唐书》 。 可惜当《新唐书》修成后 , 梅尧臣还未来得及奏呈仁宗便已去世 。
【历史故事】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文章图片
嘉祐五年(1060年) , 因汴京爆发疫病 。 四月十七日 , 梅尧臣不幸感染此病 。 同月二十五日(1060年5月27日) , 梅尧臣病逝于汴京 , 享年五十九岁 。
三.纵情诗歌创作 , 成“宋诗第一人”
因为出身于贫苦农家 , 所以梅尧臣为人诚厚 , 颇能体察民间疾苦 , 在基层为官时 , 他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 。 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 , 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 , 了解民间疾苦 , 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 , 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 , 事必躬亲 。
一生在官场不得志的梅尧臣 , 将自己的注意力逐渐转到诗歌创作上 , 以抒发郁闷情怀 , 揭露朝廷的腐败与黑暗、反映百姓艰辛生活 。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 , 曾受到西昆诗派(思想内容贫乏空虚 , 脱离社会现实 , 缺乏真情实感)的影响 , 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 , 接近人民 , 诗风逐渐变化 , 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 。
梅尧臣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 , 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 , 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 , 对浮艳空洞的诗风 , 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
【历史故事】北宋梅尧臣,为何要从待遇不错的官员,转变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文章图片
在艺术上 , 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 , 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 , 并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 , 惟造平淡难 。 ”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