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由于古代的冷兵器杀伤力相对有限 , 所以将领们大多会穿着铠甲上战场 , 目的就是很好地保护自己 。 史料记载:盔甲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商朝 。 那时的盔甲 , 多是用兽皮、牛皮制作而成 。 春秋时期 , 铁器被广泛使用 , 战场上便开始出现铁甲的身影 。 当时形似锅的甲胄 , 被称为兜鍪 。 东汉时期 , 炼铁技术有所提高 , 被反复冶炼过的铁 , 变成了粗制的钢 , 随之钢质盔甲又在战场上出现 。 东汉的铠甲仍是粗制钢 , 而人们口中的精钢甲则被称作两当铠 。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最轻三十多斤 , 最重五十斤以上的精钢甲 , 穿上身后虽然能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 , 但也有一个缺点 , 那就是冬冷夏热 。 再加上没有摆脱铁的特性 , 极易导热、密不透风 。 穿这种铠甲上战场的武将 , 依然会感到很不舒服 。 那为何古代将领 , 即使感觉再热 , 也不会卸掉铠甲呢?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一、担心卸甲后遭遇敌人的偷袭 。 古代战争是持续性的 , 双方都不能一蹴而就消灭敌人 。 如果一方将领打了胜仗就卸甲休息 , 剩余敌人很可能会趁机发动偷袭 。 没有铠甲保护的一方 , 根本不可能抵挡敌人的偷袭 。 另外铠甲穿着起来也十分麻烦 , 将领要先穿着衬衣再披甲 , 最后勒上丝绦 。 重甲更是需要辅兵帮助穿戴 。 所以一旦一方兵、将卸甲遇袭 , 遇袭一方的将领 , 将很难迅速整合部队做出有效的反击 。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二、容易诱发疾病 。 长时间穿着铠甲作战 , 必然会让身体散发大量热量 。 汗液滞留于铠甲内 , 身体便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 , 这时一旦再贸然卸甲 , 身体便会因为忽冷忽热而诱发旧疾 。 因贸然卸甲而诱发的旧疾 , 被古人统称为卸甲风 。 另外 , 长时间高强度的作战 , 还会让人心跳加速 , 身体缺氧 。 贸然卸甲 , 会让大量凉风迅速进入身体 , 体温便会快速下降 , 血管极度收缩 。 突然的心脑血管供血不足 , 会让卸甲的将领当即中风 。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那常遇春是因卸甲而死吗?史书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常遇春的死因 , 但在《明史常遇春传》却有这样一段记载:元顺帝北逃 , 常遇春率部追击数百里 。 最终 , 常遇春夜袭击败了王保保(史书记载四万人) , 俘虏大元王室、兵将万余人 。 缴获车辆三万辆 , 马三千匹 , 牛五万头 。 率部回师 , 准备与朱元璋汇合的常遇春 , 在经过柳河川时 , 突然暴病而亡 , 终年四十岁 。 朱元璋听闻常遇春的死讯 , 大为震惊 。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从元大都和柳河川之间的距离来看 , 当时急于捉住元顺帝的常遇春 , 率部往返追击了将近300公里 。 准备班师回朝与朱元璋汇合的他 , 是在八月初二 , 走到柳河川暴病而亡的 。 八月初二正是盛夏 , 此时天气最为闷热 , 而柳河川就在如今的承德附近 。 承德因避暑山庄而闻名于世 。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率部在闷热天气中追击元顺帝近300公里的常遇春 , 忽然来到了一处极度凉爽的地方 。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虽然常遇春没有捉到元顺帝 , 但他却击败了王保保 , 缴获辎重无数 。 这一战绩 , 足以让常遇春引以为傲 。 有些自满的常遇春 , 在率部抵达柳河川时卸下防备 , 下令全军卸甲就地休息 。 常遇春究竟有没有下河洗澡我们无从得知 。 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长途奔袭追击元顺帝的常遇春 , 忽然从闷热环境来到了一处凉爽的地方 。 二、紧张厮杀了一昼夜的常遇春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 这就像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忽然闲了下来 , 自然会感到身体有所不适 , 随即引发心脏疾病猝死 。 常遇春可能是因为这些突然患上了卸甲风 , 引发旧疾猝死 , 也可能是因为突发心脏疾病而猝死 。 所以说 , 常遇春死于卸甲风的概率只有一半 。
【历史故事】古代战争中,为何热了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吗?
文章图片
题外话:人们在见到尊敬的长辈时会脱帽行礼 。 在给死者行礼时 , 人们也会脱帽鞠躬 , 其实这也与古代的铠甲有关 。 古代将领、士兵 , 只有在远离战场 , 放下戒备时才会卸下铠甲(头盔) 。 人们对尊敬的长辈脱帽、对死者脱帽鞠躬 , 正是由古代将领、士兵放下戒备、卸下头盔演变而来 。 如今脱帽已经变成一种 , 放下戒备 , 亲近对方的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