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匈奴人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兄终弟及”传递王位?

回望华夏五千年的古代史 , 我们能够发现一个现象 , 华夏正统王朝的帝王传承模式普遍采取的都是“父死子继” , 但是在北方草原上从匈奴开始 , 以及后来的突厥等草原民族却往往要采取“兄终弟及”的权力继承模式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盘点一下 , 这种权力继承模式的优势和缺点!
【历史故事】匈奴人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兄终弟及”传递王位?
文章图片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个真实的情况 , 北方草原实际上是非常缺乏资源的 , 粮食、木材、食盐等等人要生存的各类必需品往往极度稀缺 。 但是人毕竟是要吃饭 , 要生火取暖的啊 , 这就是有限的资源和过剩的人口的二元矛盾 。
粮食不够 , 木材不够 , 食盐不够 , 但是人得活呀?那么只能是你死我活!所以草原部落之间因为资源掠夺暴发战争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部落首领的首要因素必须要能打!你能打仗 , 能抢来粮食和生活必需品 , 那么整个部落都会服你!
【历史故事】匈奴人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兄终弟及”传递王位?
文章图片
而另一方面 , 因为草原本身的资源匮乏 , 所以难以形成人口的规模性聚集 。 哪怕是匈奴这样与汉朝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大一统政权 , 实际上平时大家也是以游牧部落的形式分散在草原的各处 。 人口不能规模性的聚集 , 那就难以形成稳定的官僚体系 , 没有稳定的官僚体系也就不可能依靠制度来进行管理 , 所以只有依靠“人治” 。
也就是说 , 部落首领需要对部落当中各种大事小情都需要行使拍板的权力 , 或者安排人去行使拍板的权力 。
【历史故事】匈奴人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兄终弟及”传递王位?
文章图片
基于上述两点 , 我们知道对于草原上部落首领的要求:一要能打 , 二要会治理 。 而这就使得部落首领必须要是一个成年人 , 绝不允许出现“幼主”的情况 。 但是如果采取“父死子继”的权力继承模式往往就会有极大几率出现“幼主”的情况 , 所以在草原文明当中部落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 , 很快便淘汰掉了这种继承模式 , 转而采用“兄终弟及” 。
毕竟如果是中原王朝 , 有着庞大的官僚体系存在 , 哪怕出了一个“小皇帝” , 也能够依靠官僚体系维持国家的常态化运转 , 从而平稳渡过主上的“幼年期” 。 但是草原部落既没有官僚体系 , 却时时刻刻都处于残酷的生存淘汰赛中 , 所以一个部落首领去世之后 , 他的兄弟与其年龄上不会相差太远 , 自然可以接替其继续平稳的带领部落 , 这样就可以实现部落持续的稳定 。
【历史故事】匈奴人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兄终弟及”传递王位?
文章图片
但是 , “兄终弟及”却存在一个极大的隐患!
试想一下 , 一个部落首领去世之后 , 他的兄弟逐一开始继承首领的位子 , 直到他最后一个兄弟去世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家族二代当中 , 每一个人的父亲都当过部落首领 , 所以他们所有人都有部落首领的继承权 。 而到了这个时候 , 便是各凭本事了!所以 ,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 在草原文明当中 , 当同一代的部落首领全部去世之后 , 必然迎来一次权力交接的大动乱!而这个周期恰恰不会超过一百年 , 这就是所谓的“胡虏无百年国运”!
图/来源于网络
【历史故事】匈奴人为何不用“嫡长子继承制”,而采用“兄终弟及”传递王位?】文/华夏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