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春秋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从不灭国?不然,四大强国灭国上百

在网络上经常看见一种观点 , 是说春秋时代的战争讲规矩、讲礼仪 , 甚至有人说春秋战争是贵族的游戏 , 战争是为了赢得“称伯、仁义、尊王”等名声 , 进而获取政治资本 , 来增强本国在天下诸侯当中的影响力 , 也很少有灭国之举 。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春秋历史的不了解 , 在春秋时代见于史料记载的大小诸侯国至少有一百四十多个 , 这史料中有提到名字的国家 , 如果按照西周有数百国的说法 , 很可能真实数目远不止于此 , 而春秋时代的大国就是靠着大肆兼并小国 , 扩张领土 , 加上国内的改革这才一个个地成为强国 ,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 , 齐、晋、秦、楚曾经国土都不过五十里、百里 , 到后来却都成为方圆数千里的大国 。 这无疑是靠着兼并所得 。 仅仅一部《春秋》之中 , 就有“弑君三十六 , 亡国五十二 , 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 。
【历史故事】春秋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从不灭国?不然,四大强国灭国上百
文章图片
春秋列国形势图
下面本文略微总结一下春秋时期各大国吞并小国的数量 。
楚国:灭国四十有余
楚国在春秋战国长期是疆域第一的大国 , 一直截止到秦王政时代 , 秦国才在国土面积上超过了楚国 , 当然这里面跟南方地广人稀有很大关系 , 但同样的楚国也是春秋时代灭国最多的国家 , 这里跟楚国很早就不服从周天子权威并且曾自居“蛮夷”来攻伐有关 , 例如当初楚国攻伐随国 , 随国说:“我无罪!”楚国却回了一句“我蛮夷也” 。
楚国最初只是子爵 , 封地不过方圆五十里 , 但通过大批的灭亡周边小国 , 截止到楚成王时代 , 就已经是“楚地千里” , 国土比最初受封时扩大了二十倍 。
在楚庄王时 , 楚国国力臻至全盛 , 灭亡了庸、陈(灭后复立)、萧等国 , 超越晋国 , 成为第一霸主 , 楚庄王志得意满 , 意欲问鼎中原 。
到了春秋末期 , 楚国向东北开拓土地 , 先后攻灭蔡国、杞国 , 与越国争雄 , 由于公输班为楚国制作“舟战之器” , 楚国击败越国 , 并乘机想吞并宋国 , 但是遭到墨子的阻拦 , 这就是我们语文课本上学过的“墨子止楚攻宋” 。
关于楚国在春秋时期灭国的数量有四十二、四十五等多种说法 , 但总体来说都认为楚国在春秋时期灭国四十有余 , 楚国通过大肆的兼并很早就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强国 , 强如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终究不敢直接强攻楚国 , 而在楚庄王时期 , 楚国更是挤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 后面晋楚二国数次争夺霸权 , 直到向戌弭兵达成协定 , 平分霸权 。 史学家认为整个春秋史的主干可视作晋楚的争霸史 , 可见楚国的强势 , 但这强势也是伴随着无数小国的灭亡 。
【历史故事】春秋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从不灭国?不然,四大强国灭国上百
文章图片
楚庄王
齐国:灭国三十个以上
齐国开国君主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吕尚 , 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 , 早在周成王时期 , 由于武庚和管、蔡的叛乱 , 成王授予了吕尚征伐各地的权力 , 齐国由此征伐 , 成为了大国 , 这是一个在西周时期就根底很厚的国家 。
作为春秋时期公认最早的霸主 , 仅齐桓公时代 , 被齐国所灭的国就有三十个或者三十五个(这里韩非子和荀子说法不一) , 可考者有纪、成、阳、介、牟、薛郭、夷等 , 大都应为今山东境内的东夷族小国 。 公元前567年 , 齐灭东夷大国莱(今山东黄县东南) , 齐国土地扩大一倍以上,其势力达到今河北南部一带 。 终春秋之世 , 齐国统一了今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
【历史故事】春秋的战争是贵族的游戏从不灭国?不然,四大强国灭国上百
文章图片
齐桓公
晋国:灭国二十有余 , 服国四十有余
晋国是春秋霸主中任期最长的霸主 , 有晋文称霸、晋襄继霸、晋悼复霸之说 , 虽然说春秋史的主干可视作晋楚的争霸史 , 但整体来说晋国是压楚国一头的 , 楚国更多的时候是在次强的地位 。 晋国的强盛除了晋文公外 , 贡献最大的就是晋献公 , 他在位期间是春秋初期 , 仅就他的时代便“灭国十七 , 服国三十八” , 服国便是使小国臣服 , 没有直接灭亡可能是因为晋国北部跟大量的戎狄小国杂居 , 因为文化原因不容易直接统治 , 所以只是让他们臣服 。 在晋献公末期 , 晋国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 只是他没能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 , 他死后诸公子争立 , 使得晋国进入了内乱 , 这才让晋国直到晋文公时代方首次称霸 。
在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余年间,被晋国先后吞并的华夏族诸侯小国有霍、耿、魏、北虢、虞等 , 戎狄族国家有赤狄潞氏、赤狄甲氏、留吁、锋辰、肥等 。 前后一共二十余国 , 使得晋国在疆域上成为春秋第二大国 。 而晋国作为长久的霸主 , 臣服于晋的国家也比臣服于齐楚的要多 , 前后一共四十余国家臣服于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