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 人是城邦的动物 。 也就是说 , 每一个人都只能是社会群居中的个体 , 没有人可以离群索居地活下去 , 凡离群索居者 , 非神即兽 。
狼孩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 在狼群中出生的孩子 , 吃着狼奶长大 , 在狼穴栖息 , 即使天生就带有人类的基因 , 但之后也会因为长期远离人类群体 , 而失去语言、与人相处的能力 。
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文章图片
电影《狼少年》
群居、和他人接洽交流、与集体和睦共处本就是人的天性 。 但实际上 , 我们会发现 ,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外向、阳光、爽朗的性格 ,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人缘 , 受到集体的认同和接纳 。
现实生活中 , 也有许多性格内向敏感、害羞的个体 , 因无法融入集体 , 受到他人的排斥和孤立 , 而感到苦恼 。
面对这种经常性与他人和集体站在对立面的情境(condition) ,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 , 给出了一种生动的描绘——“他人即地狱” 。
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文章图片
或许有的人会以为这是自己天性的问题 , 每当控制不住内心中宣泄、呐喊和愤世嫉俗的情绪 , 而与他人交恶、与世界分手、与“自我”相悖逆的时候 , 同时自己很差的想法 , 又会袭来 。
最终 , 他们发现自己是个天大的矛盾体 , 进而觉得自己活得很糟糕 , 会为自己的无能狂怒而羞耻 , 会对自己产生厌恶 。
等愤怒、自卑和孤独等感性的因素从心中退却 , 理性的成分悄然而来时 , 他们便笃定自己很幼稚、不成熟 , 直到发现自己“火药桶”般的性格和孤僻的气质 , 以及胆小的秉性 , 其实在儿时就已经形成了 。
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文章图片
从幼儿园到中学 , 不管自己遭遇过什么 , 他们都选择将痛苦和悲伤往心里咽 , 从不敢向他人寻求帮助 , 因为不信任任何人 , 但归根究底 , 他们不信任的人终归是自己 。
在人类幼小心灵的无意识里 , 每个人并没有这样的能力——让他人包容自己的缺点和弱项 。
从小到大 ,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 , 他人一直都是自己的地狱 , 让自己处于孤僻状态的地狱 , 让自卑朝自己席卷而来的地狱 。 他们甚至忘了最初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 , 一起欢快地玩耍的童年时光 。
这种忘却 , 是“无意识”日常记忆的压抑所导致的 , 它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 以至于 , 他们几乎否定了自己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可能性 。
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文章图片
面对这种令人困惑的情况 , 法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的雅克·拉康 , 提出了“父亲角色”理论 , 这个理论认为 , 一个完整的家庭 , 一定要有人作为父亲或充当父亲的角色 , 给予孩子父亲般的慰问、关怀及辅导 。
根据拉康的理论 , 如果个体有着过分内向害羞的性格、矛盾纠结的心境 , 和带有攻击情绪的孤僻气质 , 并长期处于一种和外界的敌对状态 , 那么很可能是个体自婴儿时起 , 乃至青春期 , 原生家庭中“的父亲角色”出了问题 。
“父亲角色”出问题的情况 , 具体来说有三种:
第一种 , “父亲角色”没有建立完整;
第二种 , “父亲角色”建立了 , 但不稳固 , 以至于后来崩塌得面目全非;
第三种 , “父亲角色”从没有在家庭中建立过 。
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文章图片
1.“父亲角色”的不完全建立
“父亲角色”没有完整的建立 , 往往使个体自幼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 而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不擅交际、胆小怕生的个性 , 这种情况 , 在原生家庭中 , 具体表现为 , 婴儿时期缺乏父亲的“抱持”(holding)、儿童时期缺少父亲的陪伴、青春期缺乏父亲的关注 。
据美国一项心理学统计数据表明 , 现实生活中 , 拥有不擅交际、胆小内向性格的个体 , 多半都有童年时期缺少父亲陪伴的遭遇 。
心理学:无论男孩女孩,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孤僻,都是由父亲造成的
文章图片
2.崩塌的“父亲角色”
这种情况通常指家庭中发生了意外 , 如父亲自杀、有外遇、抛弃家庭出走等等原因 , 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崩塌等 。
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来 , “父亲”这一角色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 , 都是对社会准则和伦理规范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