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资深甄学研究员的壹读君|家宁
《甄嬛传》真是都市人的电子榨菜 , 观众们越看越爱 。
最近 , 这部十岁高龄的老剧 , 又被网友们挖出了新的细节和问题——为什么皇上身上要挂那么多香囊?是装了香料用来遮老人味吗?
《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文章图片
其实在封建王朝 , 古人非常重视腰间配饰 。 这小小一枚腰上的“佩囊” , 背后的学问可大着呢 。
佩囊:从“等级符号”到“实用装备”
佩囊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配饰 , 自其诞生起就蕴含着浓厚的礼制意味 。 家族内部等级关系到朝堂君臣品级制度 , 都被“佩囊”安排得明明白白 。
在先秦时期 , 家族内部父子、男女需要遵循一整套完整的佩囊规则 。 在周朝的《礼记·内则》中详细规定了家族里的未成年子女 , 需要每日梳洗穿戴整齐 , 佩戴着香囊荷包去侍奉父母、询问父母饮食情况:
男女未冠笄者 , 鸡初鸣 , 咸盥漱 , 栉縰 , 拂髦总角 , 衿缨 , 皆佩容臭 , 昧爽而朝 , 问何食饮矣 。
同时 , 男孩子和女孩子佩戴的囊的规制还有所区别 。 《内则》中记载 , 男孩子佩戴的荷包是用皮革制成 , 取意为男孩长大将从事“金革之事”(注释:指的是从军打仗这类英武的事业);而女孩子佩戴的荷包则用丝帛制成 , 寓意女孩长大后将从事女红之事 。
从汉朝起 , 佩囊开始有了标识官员品阶的意味 。
汉朝官员在腰间佩绶带 , 以区别不同官阶等级 , 到达一定品级就可以佩戴用以盛装绶带的“绶囊” 。 据汉朝的《舆服志》记载 , 凡是代理行使职权而官位不够得到鞶囊的 , 可以自己备办 , 如果是只代用印信而不代用绶的 , 不能佩绶囊 。
《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文章图片
山东沂南汉墓石刻武士像|图源:参考文献[4]
关于佩囊明确的等级制度 , 是在南北朝时期正式确立的 。 当时不同职级的官员需要佩戴不同规格和样式的佩囊 。
比如在北朝时期 , 据记载 , 二品及以上官员佩戴金缕佩囊、三品官员佩戴金银缕佩囊、兽头纹样 , 四品官员佩戴银缕佩囊、兽头纹样 , 五品、六品官员则以彩缕、兽头纹样 , 七、八、九品官员以彩缕 , 绣兽爪纹样 。 但官员无印信和绶带者的品级 , 则并不随身佩囊 。
在之后的唐朝、宋朝和元朝的数百年间 , 官员佩囊一直都是标识官员品阶地位的固定搭配之一 。
在唐朝的《舆服志》中记载 , 文官中上下九品都有相应的佩囊规格;从唐太宗之后 , 唐、宋的官员们开始使用鱼符记载姓名、官阶、品阶等身份信息 。 佩囊的习俗依然延续 , 但囊的形态进化为了“鱼袋” 。
这一时期 , 鱼袋上不同的装饰纹样可以区分官职大小 。 比如《新唐书?舆服志》记载 , 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 并在鱼袋上刻上姓名 。
《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文章图片
图源:参考文献[2]
直到明朝 , 官员用佩戴“牙牌”代替鱼符 , 因此鱼袋从数百年的朝堂历史中退场 。
从官员服饰制度中由“固定搭配”到“逐渐退场”的佩囊 , 却因其实用性逐渐在民间盛行 。
从唐朝起 , 百姓也开始随身佩戴用于盛放笔砚的文具袋、存放针筒的口袋等等佩囊 。 到了元代 , “佩囊”被广泛地称为荷包 , 已经成了百姓腰间常见配饰 。 后来经过几番朝代的更迭 , 荷包在清朝发展到了巅峰 , 从皇家贵族到平民百姓 , 无不佩戴荷包 。
佩荷包一度成为清朝民间的时髦装扮 ,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服饰史》中写道:
“清代男子腰带上挂满刺绣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饰物 , 可算是时髦打扮 , 北京一带尤盛 。 尤其是地主、商人就如此装束 。 ”
《甄嬛传》皇帝身上为什么挂那么多香囊?
文章图片
挂着荷包的贵族|图源:WilliamAlexander《TheCostumeofChina》1805年
甚至清宫中设有专门制作荷包的机构 , 宫女们每年都要缝制、刺绣大量的荷包以备皇帝、后妃们佩戴、行赏使用 。
从旧时贵族腰上囊、飞入寻常百姓家 , 再到一跃成为全民配饰 。 小小一枚“佩囊” , 自先秦出现 , 在历经漫长的朝代更迭 , 其名称、样式虽几经变换 , 但一直深植于封建王朝的舆服制度 , 成为庙堂之高的标识 , 和江湖之远的写照 。
清朝是封建文化巅峰 , 皇帝循古制和赶潮流腰配荷包自是正常 。 但问题又来了 , 挂荷包就挂呗 , 为啥要挂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