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外戚辅政、擅政,秦汉联姻是稳固了政权,还是加速了皇室灭亡?

【爱历史】外戚辅政、擅政,秦汉联姻是稳固了政权,还是加速了皇室灭亡?
文章图片
先秦时期 , 不同的民族以及各诸侯国上层之间的联姻内容丰富 , 而且当时及后世的许多政治家、史学家把夏、商、周及一些诸侯国的兴亡完全归因于联姻却有待商榷 , 但他们从政治的层面认识这些联姻的思维则是正确的 。 从世界历史去看 , 先秦时期各国高层之间的联姻类似于欧洲各国王室之间的联姻 ,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来说 , 这种联姻是一种政治婚姻 。
【爱历史】外戚辅政、擅政,秦汉联姻是稳固了政权,还是加速了皇室灭亡?】先秦政治联姻的概述
1、联姻的类型
先秦时期 , 由于当时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 , 各国的国力有较大的差异 , 外交格局不断发展变化以及联姻动机的多样性 , 所以 , 政治婚姻的类型当然也比较复杂 。
就族类、中原诸侯国关于第戎的概念及国势而言 , 基本上可分为七类:华夏于蛮夷第戎的联姻、第戎之间的联姻、华夏各国之间的联姻、周室于诸侯国的联姻、大国之间的联姻、大国与小国之间的联姻、小国之间的联姻 。
【爱历史】外戚辅政、擅政,秦汉联姻是稳固了政权,还是加速了皇室灭亡?
文章图片
2、联姻的目的及性质
春秋时期 , 各诸侯国都想争当霸主 。 比如晋楚两国都积极运用联姻手段 , 结交军事同盟 , 以遏制和打击对方 。 又如春秋战国时期 , 各国都想开疆拓土 , 吞并他国 。 公元前744年 , 郑武公决定用兵胡国 。 为了顺利攻取胡国 , 郑武公先“以其女妻胡君 , 以娱其意” 。
胡国国君认为胡、郑已经通过联姻结为“兄弟之国” , 遂对郑国失去了戒心 。 不久 , 郑武公便突然袭击 , 轻易击败了胡国 。 又如巩固盟约、解除兵役等 。 这些形成了先秦政治婚姻多元化的特点 。
外戚擅政的肇始及特点
1、外戚擅政的肇始
我们要了解外戚擅政的肇始 , 就必须分辨外戚辅政和外戚擅政的区别 。
外戚辅政指外戚以普通官员的身份参加政治 , 外戚的政治行为受到皇权的制约 , 也就是说外戚的一举一动唯皇帝命令是从 。
外戚擅政是外戚辅政特定历史阶段下的发展 , 是外戚以集权者身份辅政的产物 。 外戚辅政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 , 而外戚擅政以宣帝时 , 史高、许廷寿任大司马车骑将军为其肇始 。 这主要是因为:外戚真正成为政治的中心人物 。
【爱历史】外戚辅政、擅政,秦汉联姻是稳固了政权,还是加速了皇室灭亡?
文章图片
从此大司马大将军专任外戚 , 大司马大将军既掌军机 , 又参政务 , 在政治上开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东汉时尽管取缔大司马的名号 , 而大将军职任迁廷不改 , 并且任以外戚充任 。 自窦宪任大将军后 , 大将军已经位居三公之上 。
以大将军为代表的外戚专宠独断 , 权倾内外 , 势抑天子 。 其次 , 外戚因缘而起 , 接踵而至 , 遂成为不可缺少的、持久的政治支柱 。 西汉末年外戚盛极 , 遂致覆败 , 东汉初年虽以西汉败亡为鉴 , 光武、明帝两朝慎防舅氏 , 但始终事与愿违 。 白章帝时外戚势力东山再起 , 适逢以后东汉诸帝多幼弱即位 , 外戚势力便转转相益 , 经世炽盛 。
2、外戚擅政的特点
其一是倏生倏灭 。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或妻族 , 因而外戚必须以“自己的”皇帝为靠山 。 某一皇帝既不能永享国祚 , 某姓外戚也就不会永保爵位 。 汉代各姓外戚无论一时多么炽盛 , 都避免不了与帝枯荣 , 随世凋零 , 逢生逢灭 , 不永专宠的结局 。
【爱历史】外戚辅政、擅政,秦汉联姻是稳固了政权,还是加速了皇室灭亡?
文章图片
其二是历久不衰 。 一家一姓的外戚尽管屡被族灭 , 而外戚这一政治现象则经久不衰 。 外戚从西汉的吕、霍、史、王到东汉的邓、窦、梁、马 , 都遵循着“泯灭连踵却赴蹈不息”的发展轨迹 。
外戚擅政的政治原因
1、外戚集团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
西汉建立之初 , 君主专制制度很不完善 , 皇室意外地发现可以利用外戚匡国救难 。 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 , 除拯救时艰的外戚外 , 还有许多外戚对专制统治很有裨益 。
例如 , 景帝两舅出身微贱 , 却最终养成了万众仰慕的退让君子 。 武帝时 , 卫青、霍去病因卫皇后拜官 , 北去匈奴 , 攻坚拔寨 , 立下赫赫战功 , 同时 , 他们还能够一心奉国 , 不以私家为意(霍去病谢绝武帝为其修建府邸 , 曰:“匈奴不死 , 何以为家?”) 。
李广利因李夫人任将 , 西击大宛 , 出生入死 , 立功边陲 , 外戚由此功高盖世 , 名声大震 , 深得武帝信赖 。 汉初到武帝时 , 外戚、穆穆君子或者纠纠武夫 , 他们或扶危济汉 , 或弼幼存国 。 由于外戚德才俱隆 , 名噪当时 , 常以亲近充任股肱之位 。 外戚不断受到皇帝青睐 , 奠定了西汉后期外戚擅政的雄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