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

解放战争初期 , 东北战场是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 。 就客观军事实力而言 , 林帅指挥下的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在交战之初是无法和国民党杜聿明集团正面抗衡的 , 出现过6个团打不过敌人一个团 , 伤亡比1比3的沙岭战斗;包括战略性连续放弃四平、长春等重要城市 , 将主力转移到松花江北区域 , 都是当时双方真实实力对比的写照 。
【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
文章图片
46年4月 , 双方在东北的主力部队都在30万人上下 , 为什么林帅的部队打不过杜聿明大军呢?其实按照将帅的真实指挥水平而言 , 林、杜二人都是难得的军事奇才 , 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 但是东北解放军为新组建部队 , 在45-46年间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队伍扩张快 , 兵员成分比较复杂 , 新入伍人员和东北当地旧军警多 , 还没有来得及充分训练、巩固思想便投入到残酷的东北争夺战中 , 这些部队面对美械武装的新1军、新6军、71军等国民党精锐力量 , 有很大的作战难度 , 抵抗力差、溃逃的现象屡见不鲜 。
【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
文章图片
第二点原因是早期出关的曾克林给军委传回的信息有误 , 声称大量武器遍布东北各军械库 , 因此从各地进入东北的大部分老兵没有携带必要的武器 , 尤其是久经战阵的主力部队没枪没炮 , 而从冀热辽军区奔赴东北的非主力部队及新发展的官兵却全副日械装备 , 导致了东北解放军整体实力不均衡 , 内部各纵队、将领之间也有一些矛盾和疙瘩 。 苏联态度闪烁不清 , 很长一段时间内 , 东北我军武器补给严重不足 。 这些问题还没来得及解决 , 杜聿明集团便打到东北了 , 这也是交战初期我军连连败退的重要原因 。
【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
文章图片
换句话说 , 并非林帅打不过杜聿明:开战之初双方的客观条件不同 , 杜聿明兵精粮足还有海空支援 , 没有后顾之忧;而东北我军虽然人数增长快 , 却处在幼稚发展期 , 在进入1947年之前 , 国民党军总体上在东北占据上风 。 而一旦我军自身的情况得以理顺 , 林帅的指挥功力便开始显现 , 把杜聿明打得回关内养病 , 双方实力差距越拉越大 , 包括后来赴任东北的陈诚、卫立煌乃至最后又调回东北的杜聿明都不能指挥国军与四野匹敌 。
【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
文章图片
1947年是一个关键节点 。 林帅和东北我军之所以能快速扭转颓势 , 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是正确的大战略 , 主抓农村放弃大部分城市 , 在松花江北发展和训练部队 , 江南留守纵队牵制敌人 , 使得野战军主力能够快速成长提高战斗力;第二是土地改革的威力 , 使得江北百姓大量自愿参军 , 东北人民在心理上和实际行动上都倒向解放军 , 改变了兵力对比的天平 。
【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决战东北,林帅一开始打不过杜聿明,为何才1年就迅速扭转颓势?】第三是政工高手罗帅的作用 , 在松花江北大力开发二线兵团 , 总人数超过40万人 , 其中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独立师 , 并补充野战部队 , 这是东北我军建设的一个创举;第四则是苏联态度的转变 , 开放了大部分军械库给我军 , 使得部队装备水平提升 , 基本能够抗衡国民党军 。 有了这几点原因 , 加上林总的指挥之才 , 双方攻守之势逆转就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