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苏轼错失状元,竟是因为考试有黑幕,全是欧阳修捣的鬼?

在大宋有这么一个人 , 能把被贬的一路 , 变成发现美食的一路 , 既能写诗作画 , 又能做饭种地 , 治水、教育、医疗样样都行 , 可谓是全能型爱豆 , 一生圈粉无数 。 而在众多迷弟当中 , 甚至有人因他休掉貌美的妻子 , 这个集才华与魅力于一身的人就是苏轼 。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 这位有名的斜杠青年是如何在当官的同时 , 又发展了美食家当副业 , 又是怎么用一首诗把自己从生死边缘拉回来的 。
苏轼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 与父亲苏洵 , 弟弟苏辙 , 合称为“三苏” , 唐宋八大家中 , 苏家三人全部入选 , 而苏轼的母亲也是一个大家闺秀 , 知书达理 , 就是说这一家子都是知识分子 。
【历史故事】苏轼错失状元,竟是因为考试有黑幕,全是欧阳修捣的鬼?
文章图片
苏洵自父亲去世后 , 就开始发奋读书 , 闭户期间 , 将自身所学全部教授给苏轼和苏辙 。 1056年 , 苏轼和苏辙跟着父亲进京考试 , 虽然是第一次科考 , 但苏轼丝毫不紧张 , 拿到考试题目一看:就这 , 简直小菜一碟 。
考试结束后 , 苏轼还信心满满的告诉苏辙 , 哥这次肯定拿第一 。 可放榜的那天 , 苏轼的名字只排在第二位 , 是他太自信了吗?那还真不是 , 原本定的第一名确实是他 。
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 , 他在看到苏轼的文章后 , 大为震动 , 文风清新洒脱 , 特别对他胃口 。 由于看不到考生的名字 , 欧阳修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所写 , 为了避嫌 , 他便只给了第二 。
事后 , 欧阳修得知此文章是苏轼所写 , 对他更是赞不绝口 , 称此后三十年可能不会再有人记得欧阳修 , 但会记得苏轼 。 就这样 , 年仅20岁的苏轼在京城的文人圈中蹿红 , 每次有了新作 , 都会立刻传遍京师 , 名副其实的顶流 。 然而 , 苏轼的仕途还没开启 , 就因母亲病故 , 暂时搁置了 。
【历史故事】苏轼错失状元,竟是因为考试有黑幕,全是欧阳修捣的鬼?
文章图片
1059年 , 苏洵带着一家老小定居京城 , 为此特意借钱买了一处宅院 。 没过多久 , 苏轼又参加了制举考试 , 相当于特优生考试 , 用来选拔非常之才 。 这次苏轼入第三等 , 为百年第一 , 宋神宗更是直言 , 苏轼有宰辅之才 , 并让他当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的判官 。 苏轼上任后 , 收获无数好评 。
1065年 , 苏轼的妻子王弗去世 , 年仅26岁 。 苏轼对她的感情可以说是刻苦铭心 , 直到十年后的一天夜里 , 他再次想起王弗 , 含泪写下一首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字里行间全部流露着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 让无数读者为之感动 。
王弗去世没多久 , 苏洵也离世了 , 苏轼和苏辙只能回乡守孝 。 三年后 , 苏轼原以为自己能继续为朝廷效力 , 却不成想竟然卷入了变法的斗争中 。
1069年 , 王安石向皇帝提出变法 , 意在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 , 建议朝廷重视人才 , 实现法度变革 。 一整套计划说的轰轰烈烈 , 但也有朝臣觉得 , 这饼画的太大 , 大家实在吃不下 。 因此 , 朝中大臣逐渐分为两派 , 一派以王安石为首支持变法 , 一派以司马光为首反对变法 。
苏轼就站在了反对一派 , 写文章陈述新法存在的问题 , 他是一吐为快了 , 但王安石可不惯着他 , 让御史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 。 迫于无奈 , 苏轼自请离京 , 到杭州任职 。
【历史故事】苏轼错失状元,竟是因为考试有黑幕,全是欧阳修捣的鬼?
文章图片
虽然远离了繁华的汴京 , 但苏轼的心情一点都没受影响 , 杭州不仅风景秀丽 , 商业发达 , 更是游人如织 , 笙歌阵阵 , 还有“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西湖 。 苏轼也不止一次沉醉于西湖的美景中 , 甚至会在天气好的时候 , 将办公桌搬到湖边 , 一边赏景 , 一边处理公务 , 灵感迸发时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来到杭州后 , 并不都是如此惬意的生活 , 也为治理民生而头疼过 。 当地六井因年头太久 , 无法供水 , 百姓们喝水都成了难题 。 苏轼一看 , 这不行啊 , 马上找人疏通、修理 , 成效显著 。
之后几年 , 苏轼又相继被调往密州、徐州做知州 。 为两地百姓解决了蝗虫灾害和大洪水 , 做事亲力亲为 , 深受百姓爱戴 。
期间一年中秋节 , 远离家乡和亲人的苏轼望着天上月 , 喝着杯中酒 , 对弟弟倍感思念 , 挥笔写下: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