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明朝混乱且流于形式的宗室管理,鲁藩一场废长立幼的闹剧

不少人印象中 , 明朝对于宗藩管控森严 。 宗亲们不要说无令不能离开封地一步 , 连每年出城祭祖扫墓都得先向兵部报备 。 但是换一个角度去看 , 朝廷又不愿意花气力管束这些宗亲 , 不但任由他们在藩地胡作非为 , 连宗室伦常的基础“长幼伦序”往往也不当回事儿 。
【历史故事】明朝混乱且流于形式的宗室管理,鲁藩一场废长立幼的闹剧
文章图片
朱阳鎕出生于正统十二年 , 为鲁府邹平恭懿王(朱泰塍)的嫡二子 。 天顺七年 , 他的哥哥和父王相继离世 , 服丧期满后 , 朝廷于成化三年正式册封其为第二任邹平郡王 。
在朱阳鎕承袭王爵的同一年 , 朝廷也为其赐婚 。 册封张杲之女张氏为邹平王妃 , 只是这位王妃直至病故也未能生下一儿半女 。 不过朱阳鎕并不担心“后继无人” , 他的妾室周氏生庶长子朱当潩、庶次子朱当淎 , 丁氏生庶三子朱当凉 。
朱阳鎕对待妻妾子女比较偏心 , 极其宠溺丁氏和她的儿子朱当凉 , 进而萌发了让朱当凉承袭其王爵的念头 。 不过按照明朝的宗室管理制度 , 他的想法是没戏的 。
首先继承人的决定权不在郡王 , 朝廷说了算;其次 , 宗藩制度对于继承人严格要求“立嫡立长” 。 换句话说只要朱当潩和朱当淎活着 , 就轮不到朱当凉 。 但是规矩是死的 , 人是活的 。 朱阳鎕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将朱当凉“上报”成嫡子 。
明朝宗室的子嗣并不是一出生就会自动获取宗亲身份 , 有一个重要步骤“请名” 。 宗室需将自己子嗣的情况上报朝廷 , 朝廷核验确认血脉和伦序后 , 赐名并录入“玉牒” , 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宗亲 。
大致的流程为宗亲先报于自己所属的郡王府 , 郡王核验后再报于宗藩所属的亲王府 , 王府核验后再上报于朝廷礼部 。 礼部则根据存档的宗亲妻妾记录最后核验后 , 为这些朱家子嗣拟名并上报皇帝御批 。
整个流程中核验的环节很多 , 只要有一处被查出不实 , 就不可能成功 。 那么朱阳鎕是怎么让庶三子连闯数关变成“嫡子”的呢?
【历史故事】明朝混乱且流于形式的宗室管理,鲁藩一场废长立幼的闹剧
文章图片
他用了个很绕的理由 。 自己的王妃病故 , 自己又很中意丁氏并打算将其扶正 。 既然丁氏迟早要成为正妻 , 那么为丁氏的儿子请封“嫡长子”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用这个理由 , 朱阳鎕先为朱当凉请封了邹平王长子(成化二十年) , 然后又以朱当凉为邹平王长子为由为其生母丁氏请封为继妃 。
十一月丁酉(弘治七年) , 封鲁府邹平王继室丁氏为继妃 , 以丁氏所生子当凉已封长子故也 。
《明孝宗实录·卷九十四》
负责处理这两次请封的礼部尚书周洪谟和倪岳对此均没有提出异议 , 真的是朱阳鎕鼓捣出的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理由很难驳倒么?
正德四年二月 , 邹平王朱阳鎕薨逝 。 在朱当凉等待朝廷派出持节使正式册封(一般都是服丧期满后)时 , 他的大哥朱当潩向朝廷上告了朱当凉的“冒封” 。 这时的礼部尚书费宏支持了朱当潩的上告:
旧例宗室正妃已故有嫡庶子者止许选娶内助 , 不授继妃之封 。 今丁氏为内助 , 与周氏无嫡妾之分 。 则当潩与当凉为庶子 , 当以长幼为序 。 以妾为妻 , 丁氏之封既已误于始 。 以少陵长 , 当凉之封不宜再误于今......
【历史故事】明朝混乱且流于形式的宗室管理,鲁藩一场废长立幼的闹剧】《明武宗实录·卷七十六》
明朝为了预防宗藩出现庶长子获取继承权后又有嫡子冒出争夺爵位的尴尬情况 , 除了有待嫡制度–“待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 , 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 还规定宗亲有子的情况下正妻亡故或休逐也不得续弦 。
所以费宏认为丁氏最多也就能当“内助” 。 既然生母是妾 , 朱当凉就当不得“嫡子” , 邹平王爵按规矩得由庶长子朱当潩承袭 。
注:内助是古代男子对于自己妻子的一种别称(类似内人、贱内等) , 藩王“内助”相当于排名第一的妾 , 没有正妻的时候可以代掌王府后院事务 。
【历史故事】明朝混乱且流于形式的宗室管理,鲁藩一场废长立幼的闹剧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朱阳鎕的理由绕不绕根本不是问题 , 驳斥其冒封的依据是明明白白的 , 只不过相关负责的官员不愿意认真去处理罢了(也有可能朱阳鎕有贿赂行为) 。
费宏上奏后武宗很快就认可了他的意见 , 下旨邹平王爵由朱当潩承袭 。 同时为了照顾朱当凉和其生母丁氏的颜面 , 武宗也表示他们母子可以保留封号和服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