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的新品争议漩涡背后( 二 )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 , 这些深陷舆论争议漩涡的企业 , 都没能规避“傲慢姿态” 。
这是一个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 甚至不排除会在未来成为“致命性”的问题 。
当代中国消费情绪:企业要做好谦卑和尊重许多品牌企业或许仍未意识到 , 或许意识到了但不够重视的一点是 , 随着当代中国民众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浪潮高涨 , 中国消费者的关注点和敏感点也在膨胀 。
与此同时 , 高度普及的移动互联网会将各种失当言行放大、加速传播 , 好事不出门 , 坏事传千里是互联网时代的常态 。
这就对企业做好尊重中国消费者内在喜好需求的功课 , 提出了更高要求 。
换句话说 , 想要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 , 已经不是加入中国元素装点门面 , 搞个传统文化联名共创 , 或是聘请最当红的流量明星站台背书那么简单 。
就像杜嘉班纳和迪奥 , 在广告片和产品设计上 , 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喜好 , 又在问题爆发后采取不解释不回应的处理办法 , 这都无疑是态度傲慢的表现 , 更会加剧消费者群体的反感情绪 。
李宁也是如此 。
在争议事件发酵后 , 李宁官方没有第一时间做出解释 , 反而是李宁高管在朋友圈的回应流出 , 称新品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笠型盔 。
其表示 , “我们的消费者 , 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 , 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 。 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 , 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 , 避免更多的误读 。 ”
李宁的新品争议漩涡背后
文章图片
仅就这个回应 , 我们不妨谈谈企业如何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 避免本可以不存在的问题 。
其一 , 企业的新品设计引发争议 , 理应先反思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 而不是先谈“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沉淀少了” , 给人以“试图教育消费者”的感觉 。
事实上 , 截止发稿时 , 所谓的“笠型盔”连百度词条都没有 。
经查阅相关资料 , “笠型盔”是蒙古常用的头盔盔型 , 常见于元朝、明朝时期 , 其特点是形似草帽 , 下缘有一圈环形的帽檐 。 明代绘画如《出警入跸图》、《徐显卿宦迹图》、《真武灵应图》上有头戴此类头盔的士兵 。
但这些是比较专业或者说冷门的历史文化知识 , 可能一般的历史爱好者都不够了解 , 品牌不应该要求消费者对此有认知 , 以避免产生莫名的优越感 , 也就不会加重企业的傲慢姿态 。
其二 , “笠型盔”是新品造型的灵感来源 , 但如果经此打造出的新品与侵华日军军服造型相仿 , 有可能引起消费者的误解 , 进而导致反感和质疑 , 那理应考虑改选参考其他传统服饰造型 。
又或者说 , 已经有多种配色 , 可以在颜色上放弃黄绿色 , 减少引发消费者误解的可能 。
实际上 , 网民群体之所以对这套新品造型感到愤怒 , 恰恰源于普罗大众对侵华日军典型穿着的高度熟悉 , 那么李宁的设计师团队 , 乃至产品、市场、品牌等相关员工群体同样都应该有所感知 , 推动企业做出应对 。
在这方面 , 企业的表现是失分的 。
其三 , 高管的回应可能只是个人看法 , 李宁官方的态度才重要 。 与其放任流言肆虐 , 企业官方不如尽快做出回应和解释 , 在争议已经引爆舆论的情况下 , 谦卑的态度是能最大程度消解消费者负面情绪的基础 。
至少在感观呈现上 , 这已经伤害了国内消费者的民族感情 , 李宁用了三天时间拟定发布官方回应 , 或许是因为大公司流程繁琐 , 但怒火上头的广大消费者很难考虑和理解这一点 。
李宁的新品争议漩涡背后
文章图片
那么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 , 互联网会将各种失当言行放大、加速传播 。 在企业官方回应之前 , 相关个人应该保持沉默 , 避免放出杂音 , 对舆情火上浇油 , 甚至被认为是企业想保持沉默息事宁人 。
杜嘉班纳、迪奥都已经在“假装无事发生”这条路上吃了大亏 。
更何况 , 李宁本就是中国品牌 , 曾在此前的国潮崛起浪潮中受益匪浅 , 如果不能给到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 最终丢掉的消费者好感和支持 , 必然会甚于前者这些外国品牌 。
毕竟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碍 , 傲慢才是 。
写在最后当然 , 对本次李宁新品争议事件的探讨应该保持理性 。
就事论事地说 , 企业聘请外籍高管是大企业再常见不过的做法 , 仅仅出于对日籍的敏感或者说反感 , 就断定一个总裁会在产品设计上夹带私货 , 是无聊且无理的阴谋论 , 不值一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