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带优米去同事家做客 , 两个小家伙大半年没见了 , 有些生疏 。 让优米跟蓓蓓姐姐打招呼 , 优米犹犹豫豫地摇了摇手 , 小声说:“姐姐好” 。
同事也在旁边催促:蓓蓓 , 跟妹妹打招呼 , 问阿姨好呀 。 小姑娘害羞地把头扭在了一边 。 同事尴尬斥责:蓓蓓 , 你是姐姐 , 怎么能这么没礼貌呢?妹妹专程来找你玩 , 你就这么接待的?
文章图片
眼看母女俩陷入了僵局 , 我赶紧拉着同事去了一旁 。 同事扶额叹气道:我都愁死了 , 这熊孩子见人不打招呼的毛病真是让人无语 。 教过很多遍 , 就是不问人 ,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当家长得多没礼貌呢 。
蓓蓓比较内向 , 前两年见面还会害羞地摇摇手 。 但这次从妈妈让她打招呼开始 , 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抗拒 。
同事家是书香门第 , 爷爷奶奶都是大学教授 , 爸爸也是高中老师 , 一家人格外看重孩子的礼仪培养 。 因此在他家 , 孩子不愿跟人打招呼这事 , 还挺敏感的 。
越强迫 , 孩子越不愿跟人打招呼
优米也属于不愿意打招呼那一挂的 , 所以私下里没少讨论此事 , 我俩对此事态度完全不一样 。
在我看来孩子不愿打招呼没啥大不了的 , 慢慢带着她练习就好 。 但同事却觉得这是对别人不尊重 , 一定不能放任 。 当然 , 同事“不放任”也没什么效果 , 反而让孩子更抗拒打招呼这件事了 。
文章图片
家长让孩子打招呼 , 是希望孩子懂礼貌 。 我们反复提及、催促让孩子与外人打招呼 。 但殊不知 , 这种不断加强的刺激或命令 , 反而会变成孩子“打招呼”的阻碍 。
当压力达到一定阈值时 , 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 他们会把问题从“我为什么要打招呼”直接升级为“都是‘打招呼’害的我被父母骂” , 从而出现厌恶情绪 , 将原本只是简单的一种社交礼仪变成一种情绪对抗 , 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打招呼这件事 。
所以 , 我们想让孩子主动打招呼 , 就不能强迫 , 而是要寻找问题的关键 。
为啥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呢?
想让孩子主动打招呼 , 就需要搞清楚为啥孩子会排斥 。 我们总是简单粗暴地将其归结为孩子“内向”“害羞” , 但其实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 , 真相要远比此复杂 。
心理学认为 , 童年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 。 尤其6岁之前 , 孩子的安全感几乎全部来自父母 , 一旦踏出他们的舒适区 , 孩子的大脑就会启动保护机制 。
文章图片
在美国 , 教育学家查尔莫斯通过100个孩子 , 验证了这种保护作用 。 他随机选了100个6到8岁的孩子 , 要求孩子们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 。 有趣的是 , 记录人员发现 , 孩子们在打招呼的过程中 , 80%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后退 , 与对方保持距离 。
【不打招呼就是没礼貌?请放过那个不愿意主动打招呼的孩子】查尔莫斯将这一现象称为“沟通距离敏感” , 深入研究后他发现:孩子们与陌生人接触时 , 大脑会给一个抗拒信号 , 从而做出后退一步的保护动作 。 换句话说 , 孩子们的大脑更喜欢与陌生人“保持距离” , 而非打招呼 。
除此以外 , 3岁之后的孩子记忆力开始快速发展 ,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判断逻辑 。 在他们原有的认知里 , 熟悉的人会被划在安全区 , 不熟悉的人会让孩子们感到恐惧 , 进入恐慌区 。
文章图片
随着记忆力的发展 , 安全区的逐步扩大让孩子们的大脑开始逐步掌控自己的生活 。 一旦出现安全区外的人或事 , 孩子的认知就需要重新建立 , 这会将孩子的不安全感放大 , 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陌生人焦虑(strangeranxiety)” 。
3岁左右的孩子不爱跟人打招呼 , 很有可能只是陷入了陌生人焦虑 。 千万别急着批评 , 可以试着先给孩子介绍一下对方 。 比如:“这位阿姨 , 就是我跟说过的齐齐哥哥的妈妈 。 ”这种引荐会给孩子内心一个“锚定” , 减缓孩子的恐慌 。
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打招呼呢?
鼓励孩子打招呼前 , 我们要先明白一个误区:孩子不打招呼并不意味着他不懂礼貌 , 很可能只是处于“前运算期(2-7岁)” 。
这个阶段的孩子 , 不懂打招呼是需要考虑的人情关系 , 他们的思维还未发展全面 , 他们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 在他们的意识里 , 外人就是外人 , 就像我们成年人也不可能在马路上随便拉一个陌生人就打招呼一样 。
- 不要让两人的关系走向“你不说,我也不想懂”的轨道
- 女人,醒醒吧,别太自持清高爱情,爱情重要不过一日三餐
- 围巾起球正常吗
- 共享充电宝可以不同品牌还吗
- 女孩子不是不愿意嫁给没钱的男人,而是不敢嫁给没有上进心的男人
- 张檬小五今日在三亚大婚!IP地址引争议,网友:女方不亲自出席?
- 爱就好好爱,不爱也别拿对方当备胎
- 不回你微信,不是不爱你,只是时间错过
- 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 谁不曾失恋过呢,谁又不曾有过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