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四 )


郑敦谨就此断定 , 张文祥刺杀马新贻 , 可以在前后护卫贴身严密的保护之下 , 依然能够一击命中要害 。 不久后 , 就有坊间传闻来欲盖弥彰 , 这一切事件的精心设计 , 其实就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谋杀事件 。
听说马毓桢即将举家回乡 , 郑敦谨叫了马夫 , 连忙赶去马家送行 , 得知了一件更让他想不到的事情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马毓桢对他说 , 两年前 , 他陪同父亲一起到京城去觐见慈禧 , 等到父亲马新贻出来时 , 却见他神情落魄 , 大汗淋漓 , 连朝服都沾湿了 , 以为是遇到了慈禧的责难 。
他连忙上前搀扶父亲 , 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马新贻面露惊恐之色 , 见四下无人 , 说是朝廷要委任他为两江总督 , 并即刻赴任 。
他迷惑不解 , 这升迁之事 , 应该高兴才对 , 父亲为什么如此惊慌?还吓得六神无主的模样?于是继续追问下去 。
马新贻开始不肯说 , 支支吾吾了半天 , 说是慈禧还给另一个重要任务 , 那就是秘密调查“天国圣库”失踪的真相 。
天平天国纵横南方十余年 , 一路攻陷城池 , 烧杀抢掠 , 积累了大量金银珠宝 , 据说他们在天京有一个仓库专门用来堆放 , 共计有1800万两白银之多 , 称之为“天国圣库” 。
湘军攻破天京之后 , 抢掠一空 , 令国人侧目 。 清廷督促湘军统帅曾国藩查报 。 不久后 , 曾国藩却上奏说:破天京之时 , 一场大火烧得城内片瓦无存 , 只有一方印 , 根本没有所谓的天国圣库 。
清廷当然不信 , 心存疑虑想查清 , 却又不敢得罪湘军势力 , 因而一直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之中 , 却拿不出好办法来处理 。
如今 , 清廷却要马新贻来办理此事 。 这无异于把他推到了生死未卜的危险境地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或许是知道此行凶多吉少 , 马新贻随后匆匆离开京城 , 并未按照旧例去拜见京城各路高官 , 马上回到山东老家探亲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回家后 , 马新贻把两位大哥叫到房间 , 叮嘱道:“万一我有什么不测 , 你们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 忍气吞声方可自保 。 ”
家人惊恐之余 , 却又十分不解 。 马新贻也不多做解释 , 只说我不去就是违抗圣命 , 我去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
……
郑敦谨回到家里 , 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也出了一身冷汗 , 猛然惊醒 , 越一步步接近真相就越危险 , 原来自己所谓的“聪明” , 其实是一步步离死亡更近了 , 而其他办案的官员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
曾国藩久在江南 , 经营数十年 , 苏、皖、赣各省大小官员均为他的部下、门生、故旧等各种关系 , 湘军任何一支势力都有可能是背后主谋 。
即使他郑敦谨查出真相又如何?朝廷会为此撕破脸 , 为此大动干戈 , 冒激动变地方势力的风险 , 从而派兵征讨吗?何况他可能还未查出来 , 就会像马新贻一样命丧黄泉 。
他的死可能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 因为与大清江山相比来 , 根本就微不足道 。 他不过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的一个棋子 , 看似风光无限 , 却是任人摆布的命……此案不能深究了 。
隔日 , 郑敦谨与曾国藩商议如何结案 。 曾国藩想了想说道:“看来只好照张之万、魁玉原来的上奏 , 了结此案 。 ”
孙衣言听说后 , 极为不满 , 跑去当面质问 。 郑敦谨淡淡回答:“万一审出某人是主使 , 连朝廷都没办法 , 此案该如何了局?”
不过 , 孙衣言依旧坚决不在结案奏章上“书诺” , 即所有参审人员都要签字 , 表示自己愿意对此案负责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清廷终于等到了“刺马案””的奏折结案报告 , 依然是沿用张之万最初的结案陈词 , 即“此案系张汶祥个人报复行为 , 该犯供词 , 尚属可信 。 ”
郑敦谨未等圣旨下来 , 就迅速离开了江宁 , 只打发两名部下回京复命 , 写了一封奏折给朝廷 , 言称年老体弱 , 不能任职 , 现回乡养病 , 请求开缺 。
随后 , 曾国藩奉旨亲自监斩 , 张汶祥被凌迟处死 。
慈禧不允许郑敦谨辞官 , 表示给他两个月时间养病 。 郑敦谨不理 , 自行弃官回乡隐居 , 从此不再理朝政 。
他或许是觉得于心有愧 , 又或许是对朝廷感到失望 , 不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 能够生存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