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 江宁府校场鼓声阵阵 , 喝采声此起彼伏 。 两江总督马新贻亲临阅兵 , 正站在督府右箭道检阅射箭 。
这是江宁的惯例 , 原本是每月二十五日 , 因为昨日突然下大雨 , 积水甚多 , 根本无法检阅 , 才不得不推迟一天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阅毕 , 马新贻在随从的陪同下 , 开始从侧门步行回府 。 此时 , 道路两边有不少老百姓前来围观 。
突然 , 有人从人群里冲出 , 拦住去路 , 只见他手里拿一张状纸 , 随后跪地高呼:“草民冤枉 , 请大帅申冤……”
马新贻不疑有诈 , 停步看着来人 , 提步向前 , 正欲上前询问究竟 。
却不料 , 来人未等他靠近 , 忽然眼露凶光 , 右手迅速从小腿处抽出一把利刃 , 身体一跃而起 , 扑向马新贻 。
马新贻大惊失色 , 早已来不及躲闪 , 只感到右肋一阵剧痛 , 连忙低头去看 , 发觉自己早被来人狠狠刺中!
整个行刺过程发生太快 , 兵丁们眼见大人被刺 , 瞬间反应过来 , 随即一拥而上 , 死死将刺客摁倒在地 , 一举将其擒获 。
众部下慌乱之下 , 七手八脚把马新贻抬入督府 , 叫了大夫医治 。 次日 , 马新贻因被刺中要害 , 伤重不治而亡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按常理来说 ,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被杀 , 刺客也被擒获 , 人证物证俱在 , 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并非难事 , 却不料案情扑朔迷离 , 竟然迟迟无法结案 。

几天后 , 朝廷命令江宁将军魁玉、藩台梅启照等人速速审讯 , 尽法严办 。 不久后 , 清廷再派漕运总督张之万为钦差大臣 , 前往江宁参与审讯 , 督办此案 。
不料 , 三个月下来 , 尽管朝廷一再催促 , 魁玉、张之万等人却仍未结案 , 一直推说是“案情重大 , 较为复杂 , 须慎重考虑 , 当前难以定案 。 ”
慈禧怒了 , 以为是他们相互推诿扯皮 , 随即连下了三道谕旨催促 , 这才总算有了江宁方面的结案报告 。
“本案系刺客张汶祥个人私恨 , 趁机报复 , 并无其他同伙参与……”
马新贻为官刚正无私 , 与人并无仇怨 , 刺客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对其下如此狠手?!
慈禧对如此说法当然不信 , 认为结案陈词过于牵强 , 根本不符合常理 , 刺客敢舍下身家性命行刺 , 背后肯定有人主使……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鉴于案情不明 , 慈禧决定派出刑部尚书郑敦谨 , 亲赴江宁继续审理这一起“刺马案” , 势必要将案子主谋揪出来 。
……
郑敦仪作为钦差大臣 , 即刻奉命启程前往 , 秉着铁面无私的态度 , 到达江宁第二天 , 就立即火速召集案件各路官员开会商议 。
与郑敦谨一起主审案情的还有一位大人物 , 那就是马新贻被刺杀后 , 接替两江总督之位的曾国藩 。
清廷派下来的第一任钦差大臣张之万 , 此时责无旁贷 , 首先站出来陈述案情 。
案犯张汶祥 , 河南河阳人氏 , 对于刺杀之事供认不讳 。 经反复审讯 , 犯人供出行刺动机有如下三点 。
一、张汶祥在宁波之时 , 有歹徒霸占他的妻子和财产 。 他落得人财两空 , 于是起诉到时任浙江巡抚马新贻那里 , 请他断个公正 。 却不知何故 , 马新贻拒不受理案子 。 张汶祥气愤之下 , 最后逼妻子吞烟自尽 , 歹徒却逍遥法外 。 从此张汶祥迁怒于马新贻 , 一直想要报复 。
二、张汶祥曾经结交几个要好的海盗朋友 , 被马新贻逮捕入狱 。 对此 , 张汶祥怀恨在心 , 早就想为朋友报仇 。
三、张汶祥以前靠经营典当行为生 , 马新贻明令禁止不得私自经营 , 让张汶祥从此断了谋生之路 。 因而 , 张汶祥心里一直怨恨马新贻 , 故而舍掉性命也要刺杀 。
郑敦谨听完 , 不由眉头紧锁 , 因为以多年的断案经验 , 立马就察觉出几处破绽来 。
【历史故事】清末“刺马案”犯人供出行刺背后是清廷高层间的激烈斗争
文章图片
张汶祥与海盗结交 , 他自然也有当海盗的嫌疑 , 这样的身份怎么敢上街拦路告状?甚至刺杀朝廷命官 , 就不怕被人识破身份吗?
还有就是张汶祥的妻子被人霸占 , 钱财被人抢夺 , 直接去找夺妻仇人报仇就行了 , 为何要费尽心思杀不理案子的马新贻呢?
让郑敦谨疑惑的还是最后的结案陈词里的那几句话 , 作为法律文书 , 却用模棱两可的“个人行为 , 尚属可信”的字眼 , 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