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唐西域女子的服饰风格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 。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 , 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
【爱历史】大唐西域女子的服饰风格
文章图片
唐·阎立本《步辇图》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 , 也是中原文化与西域及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枢纽之地 。 唐朝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及影响 , 使西域服饰特别是女子服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文物资料显示 , 以吐鲁番地区为代表的西域女子服饰具有中原文化之特色 。 但与中原地区汉式宽袖大袍、右衽掩胸、博带深衣之式相比 , 更显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
窄袖短襦显女子风范
唐代妇女的生活装在传承中原服饰传统的基础上 , 吸收了西域等文化精粹 。 无论贵贱一般都是由襦或衫、裙、帔等三大件构成 , 襦的下摆系在裙腰中 , 下着线鞋和锦鞋 。
襦裙装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 , 如西晋傅玄《艳歌行》有“白素为下裙 , 月下为上襦”的诗句 。 襦裙装主要是上着短襦或衫 , 下着长裙配披帛 , 加半臂的配套服装样式 。 这种套装在唐代又传入西域的高昌地区 , 成为当地女子的时尚服饰 。
【爱历史】大唐西域女子的服饰风格
文章图片
唐代彩绘木胎绢衣舞蹈女俑 , 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
当时的西域女子为了显示自己优美的体型 , 大多喜欢穿颜色鲜艳的窄袖短襦和贴身长裙 。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了一件女舞俑 , 女俑身着绿色窄袖短襦 , 紧身半臂衣穿于襦的外面 , 穿齐腰红黄间色曳地窄长裙 , 显示了唐初女子穿窄袖短上衣和长裙曳地的风范 。
东汉后襦成女子服饰
襦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短上衣 , 一般男女均可穿着 。 东汉以后成为女子的一种服饰 , 有不同的长度 , 长襦能垂及膝盖以下 , 短的可与腰相齐 。 汉代女子穿的襦一般较长 , 而且两袖肥大 , 如辛延年诗中的“长裙连理带 , 广袖合欢襦” 。
南北朝及唐代 , 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 , 窄袖短孺在中原地区十分流行 。 因为这种窄袖紧身的短孺不仅做事方便 , 还能表现女子的体型 , 因此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 。
半臂外衣适应气候变化
半臂是一种短袖对襟上衣 , 没有纽带 , 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带系住 , 穿时底摆掩于裙腰内 , 或围于裙腰外 。 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女舞俑 , 穿着的紧身半臂衣 , 款式为V领对襟 , 两袖仅及人臂之半 。 半臂在新疆克孜尔等处的石窟壁画中可以见到 , 西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 半臂形式的外衣十分适合当地气候变化时穿 。 半臂通常采用质地较好的锦缎制作 。
《新唐书·地理志》曾记载当时扬州进贡的物品中有一种“半臂子” 。 半臂的用料和花纹十分考究 , 诗人李贺的《唐儿歌》中有“银鸾啖光踏半臂”的句子 , 描写的可能是一种用银线织出的半臂 。
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女舞俑 , 穿着的半臂虽然不是用银线织出的 , 但它的面料是当时十分珍贵的联珠兽纹锦 , 联珠纹通常被认为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种纹饰 。
【爱历史】大唐西域女子的服饰风格
文章图片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秦汉时期中原已出现披帛
披帛也称帔子 , 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衣饰 。 《释名·释衣》曰:“帔 , 披也 , 披之肩背不及下也 。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秦有披帛 , 以练帛为之 , 汉即为罗 。 ”由此可知披帛这种衣饰 , 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已经出现 。
在中国周围各国的服装中 , 波斯及附近的一些国家也使用披帛 。 《旧唐书·波斯传》记载:“波斯 , 其丈夫 , 衣不开禁 , 并有披帛 。 ”在欧洲、美国、伊朗等国的博物馆收藏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图案中 , 也有披着帔子的波斯女子形象 。
唐代女子喜欢穿石榴裙
裙子是最能表现女性个性的一种服饰 。 唐代年轻女子最喜欢穿红色的裙子 , 特别在歌舞伎中十分流行 。 白居易的“血色罗裙翻酒污” , 李白的“移舟木兰卓 , 行酒石榴裙” , 都是描写歌舞妓的佳句 。 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 , 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 。
西域女子对红色的裙子也情有独钟 。 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的屏风画《仕女图》中 , 有一位身材窈窕的仕女 , 面目清秀 , 贤淑端庄 。 她发髻高耸 , 上身穿无领的袒胸襦和花色半臂 , 下身穿的就是色彩浓艳的红色曳地长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