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日本朝廷首先提升入学的身份要求,仅限三位以上“良家子弟”入学( 二 )


其次 , 许多士人在对策及第前 , 就已授官 。 如藤原在衡 , “(延喜)十二年省试 , 寻为文章生 , 十七年出身为伊豫备前掾 , 明年对策登科 , 为少内记藏人 。 ”可以看出藤原在衡在其参加省试(文章生试)的当年就成为了文章生 , 五年后成为伊豫备前掾 , 而他却迟至次年方“对策登科” 。 类似的还有春澄善绳 , “天长之初 , 奉试及第 , 被补俊士(即文章得业生) 。 四年 , 为常陆少目 。 ……七年 , 对策 , 词义甚高 。 式部省评处之丙第 。 ”又如橘广相 , “贞观中补文章生 , 为越前权少掾 , 补藏人 , 对策及第 , 为右卫门大尉 。 ”因其父为若狭国守 , 正六位下 , 而越前权少掾为从七位上 , 所以不会是荫官 。 少掾、藏人之职当源于他文章生的身份 。
【历史故事】日本朝廷首先提升入学的身份要求,仅限三位以上“良家子弟”入学
文章图片
再次 , 史料明确记载两位参加对策却没有及第的文章得业生一样可以授官 。 此外 , 文章生还可参加许多大型政治活动 , 优选其中得业生 。 既有天皇组织的赋诗宴会 , 也有外交活动 。 清和天皇贞观十四年 , “文章得业生越前大掾从七位下藤原朝臣佐世 , 于鸿胪馆 , 飨燕渤海国使 。 ”而佐世对策及第是在两年后的贞观十六年(874)七月 。 另有文章得业生纪长谷雄为掌渤海客使 , 文章得业生多治真人为领归乡渤海客使 。 而此前 , 这些活动则是由正式官员来完成的 。 这既是当时学习唐朝在外交活动中赋诗唱和的需要 , 也与一定程度上已将得业生视同国家官员有关 。 此外 , 还有一些文章生在其仍为“学生” , 尚未对策之前 , 已在履行朝廷正员的部分职权 , 如《朝野群载》卷五载:“文章生惟宗令正 , 学生大江通景、惟宗有亲 , 以上令直内御书所 。 ”此处所谓文章生可以授官并非指所有通过文章生试者均可授官 , 而是指他们即便不试策 , 也拥有任官的资格与条件 。 旨在突出文章生试的相对独立性 , 这是中日贡举制的又一不同之处 。 既然对策及第与否都不会对授官有决定性影响 , 那试策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历史故事】日本朝廷首先提升入学的身份要求,仅限三位以上“良家子弟”入学
文章图片
二、结论
日本贡举中最受欢迎的秀才科 , 在仿照唐制的同时 , 又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拆分组合 。 表面上看 , 日本秀才科只考试策一场 , 不考诗赋和帖经 , 而事实上这些试策者基本都来自文章得业生 , 他们均在此前通过了以诗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生试 。 也即文章生试承担了唐代进士科中的诗赋考试 , 所以和唐代进士科考试一样也被称为“省试” 。 至于帖经 , 既然明经科已有专门考试 , 则无需重复设置 , 所以在选拔文词之士的秀才、进士二科中予以取消 。 究其原因 , 这是基于当时日本士人汉文水平所做出的必要调整 。 日本虽在应神天皇时就已开始在百济博士指导下学习汉文 , 但主要学习经典的阅读 , 而非创作 , 且受教育者集中在皇子等少数人范围内 。 所以直至七世纪初 , 遣隋使成员中仍以汉语水平较高的汉人后裔为主 。 八世纪起 , 规模化、制度化的汉文教育才陆续展开 。 从汉字形、音、义的识记 , 到追求格律的汉诗写作 , 需要一个长期不懈的学习过程 , 这对古代日本人来说则更加艰难 。 所以只有那些自幼开始在师长严格指导下的子弟 , 才能学有所成 。 唐代进士科三场考试不仅要诵记经史知识 , 更考创作才华 , 实非易事 。 即便是长期在唐学习的留学生 , “其学艺程度究竟远逊于华人 。 ”面对这一困难 , 中日两国都在想办法解决 , 唐朝政府为新罗、日本留学生特设“宾贡科” , 在阅卷时放宽评判标准 , 及第后视同进士科 。 而在日本 , 则采取了“分段考试”的方法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