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 二 )


宋廷开始意识到西夏的攻势已经远超从前 , 宋夏缘边的防御问题迫在眉睫 , 韩琦和范仲淹等人便开始主张在陕西二路修筑堡寨并积极实施 。
【爱历史】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
文章图片
宋神宗五路伐夏失败之后 , 继续用城寨巩固占领地区 。 事实上 , 宋在西北修筑堡寨的目的是在抵御西夏的同时 , 并夺取西夏的土地及人口 。
经营堡寨不纯然是守势的军事行为 , 也可以是攻势的军事行动 。 修筑堡寨成为北宋与西夏争夺土地的有力手段 。
在疆域内筑城 , 意味着巩固边防;在敌界修筑堡寨则意味着占领土地 。 通过这样的方式 , 宋廷在西北地区的疆域不断扩大 。
但是 , 堡寨也确实遏制西夏骑兵快速进攻 , 缓解了来自西夏压力的同时 , 由于陕北地形以沟壑丘卯为主 。
造成兵力在空间部署上较为分散 , 使宋军处于长防线的战争中 , 宋军的战斗力因此被削弱 。
由于大量禁军屯聚在边境堡寨之中 , 分守众多堡寨 , 因此 , 陕北地区不存在数量巨大的集结军队的条件 。 这是灵州失陷后至庆历
03北宋西北城寨的作用
第一 , 抵御西夏进攻促进民族融合
北宋为了抵御西夏的进攻 , 对陕北地区进行了严密的战略布局 。 对当时宋夏的战局以及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爱历史】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
文章图片
宋廷在陕北地区的战略部署打破了西夏快速进攻宋境的意图 , 也逐渐转败为胜 。 同时 , 牵制了西夏一部分的兵力 , 减缓了其他地区的军事压力 。
使得河东路在面对辽的边境压力外 , 不用两线作战 。 宋夏之间频繁客观上的战争促进了陕北地区民族融合 。
北宋对西北地区的经略过程中 , 在陕北地区大规模修建堡寨 , 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同时 , 长时间处于被争夺的状态使得陕北地区民生凋敝 , 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宋夏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 , 给宋朝的财政造成了重大的压力 。 宋廷多方为陕西前线调集军备财赋 , 说明了陕西军费开支的浩大 。
哲宗、徽宗时 , 更是着力开拓西疆 , 边费更是有增无减 。 宋夏之间的战争大多发生在陕北地区 。
使得陕北地区常年处于战乱之中 , 不仅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 且加重了宋朝军备费用的开支 , 造成财政困难 , 给社会与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 同时 , 北宋时期在陕北地区修筑了大
【爱历史】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
文章图片
量的堡寨 , 由于条件有限 , 因此 , 堡寨的修筑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
军费开支在宋朝财政中占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 , 在岁出总额中一般占半数之上 。
战争时期高达十分之七八甚至更多不仅在岁出中所占比重大 , 数额巨大 , 对宋代的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
第二 ,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宋夏战事的终极因素仍是双方的经济利益 , 而这种经济利益也来源于双方生态环境的差异频繁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上的困窘状态又推动着战争的发生 。
北宋优越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生存资源又吸引着西夏的进犯 , 而频繁战争又深刻影响着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 。
在这一系统之中 , 一方面 , 多变的气候特征和频繁的自然灾害阻滞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 , 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又加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 使得自然灾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处于逆向演替的循环之中 。
【爱历史】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
文章图片
宋夏为了钳制对方 , 运用火攻的方式以扼杀敌方的生存能力和战争支援能力 。 因此北宋时期发生了多次焚烧草场的事件 。
宋夏双方对陕北地区修筑的城、堡寨使得这一地区土地得以开发 , 耕地面积扩大;与此同时 , 也对这一地区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破坏 。
宋夏沿边修筑大量的堡寨则需要大量的木材为原料 , 频繁地战事和大规模垦荒直接导致了宋夏沿边地区植被被砍伐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 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沟壑地形的发展 。
结论:
北宋修筑的城寨 , 对西北地区后代的地方建制及城、镇、乡、聚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
以城寨为中心的城镇乡村的形成及持续发展 , 进一步使北宋时期居住于城寨周围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定居下来 , 生养繁息 , 互相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