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文章图片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是在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向诸葛亮提议的一个作战计划 , 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当中都有记载 , 史书中的说法是诸葛每次北伐魏延都想用子午谷奇谋 , 而演义则是魏延只在第一个北伐中提起过 。 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诸葛亮都否决了魏延的提议 , 这也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话题 , 为什么诸葛亮就不愿意试一试呢?蔡公子今天结合史书和演义的内容给大家臆测一下这个千古谜题 。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文章图片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就是和诸葛亮分兵 , 魏延希望自己能带领五千人马走子午谷小道偷袭长安 , 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斜谷 , 两人在关中会师以达到北伐的战略目的 , 但是诸葛亮马上就否决了魏延的计划 。 很多人都认为是诸葛亮行为谨慎 , 不愿意冒险才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 魏延也认为诸葛亮胆子小而一直耿耿于怀 , 魏延说诸葛亮胆小那说的真的是气话 。 从客观来看诸葛亮是帅才 , 是要从大局为大家都要考虑的 , 谨慎负责是应该的;魏延是将才心里只是想着要建功立业 , 自然没有诸葛亮考虑的那么全面 。 如果诸葛亮同意了魏延胜算并不高的冒险行动 , 不但会加速北伐的失败 , 也很有可能会把蜀军带入万劫不复的被动地步 。 蔡公子认为有着几个点是诸葛亮考虑到了而魏延并没有考虑的到 。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文章图片
第一、魏延走子午谷实现不了偷袭长安的目的
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是魏延提议从子午谷用十天的时间就可以到长安城下 , 《魏略》上也是同样的记载 , 魏延的十天真的就可以实现吗?肯定很难实现的 , 子午谷是汉中通往关中的一条谷道中间是溪水 , 在王莽的时候依山修建过栈道 , 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百年了 , 之前的设施肯定是老化不能再使用 。 子午谷是秦岭六条古道当中唯一一个多次被人谋划偷袭而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一条古道 , 后来曹真伐蜀走了子午谷 , 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 要知道子午谷一共才三百多公里的路程 , 之后被迫撤退不走了 , 其中的险峻就不言而喻了 , 东晋的桓温讨伐前秦也走了子午谷 , 还没有出谷就中了前秦军队的埋伏损失惨重 。 所以说魏延无论多勇猛 , 面对子午谷在行军时间上用十天是不现实的 , 就算几千兵马能走出人迹罕至子午谷 , 消息也早都传到了魏军阵营 , 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是明摆的事情 , 如此的境地如何还能实现偷袭长安呢?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文章图片
第二、魏延就算平安走出了子午谷 , 长安城门就一定会被魏延打开吗?
《三国志》当中记载魏延想要带领一万人的部队走子午谷 , 《魏略》和《三国演义》上记载的是五千人 , 无论是五千人还是一万人的部队 , 这样的人数想要拿下长安城真的很难 , 魏延认为夏侯楙一干人等都是公子哥不堪重负 , 面对突袭肯定会交城投降 。 首先这一点的估计是错误的 , 夏侯楙确实没有很大的才能但是他是夏侯渊的儿子还是当朝的驸马 , 他打了败仗可以逃跑估计没人会说什么 , 因为他本来就很无能 , 如果他投降了就肯定会被宗族所不耻 , 于禁的死就是前车之鉴 。 想让夏侯楙投降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 魏延率军强攻也是根本没有胜算 。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文章图片
长安这个地方在西汉就经营了二百年 , 城池坚固高大是不用说的 , 也是曹魏在中西部控制雍凉关中的政治军事中心 , 夏侯楙调集了关西地区的各路兵马到长安听用 , 虽然夏侯楙兵败遁逃 , 但是长安驻守的也有部队的 , 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围住陈仓这个小城都打不下来 , 用一万人攻打长安这个重镇成功的几率实在不高 。 如果魏延在长安城下僵持下去 , 就会变成进退两难的尴尬地步 , 援军一到蜀军在敌占区被包饺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 两地作战诸葛亮还不能及时派出救兵 , 眼睁睁的看着几千人马被魏军吃掉 , 作为三军统帅是必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
【爱历史】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因为胆小谨慎,原因有很多
文章图片
第三、我们假设一下魏延果真拿下了长安 , 孤城难守会给蜀军造成很大的压力 , 也会打乱诸葛亮的整体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