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可叹丨面对众多非议,“原生家庭”有话说

可悲,可叹丨面对众多非议,“原生家庭”有话说
文章图片
文丨卿心君悦
2019年四月 , 时隔1162天的北大弑母案凶手吴谢宇于4月21日在重庆被捕 , 恰巧在前几日多家外媒也同时爆出小甜甜布兰妮被父亲以精神病为由送入精神病院接受心理治疗 。
一个被称为“北大高材生” , 另一个被称为“带起美国经济” , 两个人本应该拥有幸福的人生 , 却为何都将“一手好牌 , 打的稀烂”?
事情发生以后 , 众多网友对这两件事情进行讨论 , 随着分析议论的加剧 , 似乎总结出了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答案:错误源于原生家庭 。 可事实上真的能把所有错误简单的归于原声家庭吗?我想 , 这过于绝对了 。
1
大家将吴谢宇一案归罪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在于对其母亲的分析 。
可悲,可叹丨面对众多非议,“原生家庭”有话说
文章图片
吴谢宇的母亲是老师 , 家庭教育严格;
吴谢宇的母亲丧偶后 , 情绪时常不稳定;
吴谢宇的母亲为人清高 , 自尊心强 。
而后吴谢宇的前女友发声 , 提到吴谢宇曾说:“他说弑母后精神上勃起成为男人 , 他是一个不在乎世俗道德的人 , 他觉得自己是男人中的男人 。
大家对布兰妮一事归罪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在于对其经历的分析 。
可悲,可叹丨面对众多非议,“原生家庭”有话说
文章图片
布兰妮在童年被母亲要求转战美国各地获取演唱空间;
布兰妮在母亲的意志下失去正常的童年;
布兰妮的人生全在母亲的操控下 。
之前布兰妮曾在精神疗养院中发疯的大喊:“我是骗子 , 我是冒牌货” 。 可以看出她对所获成功的抵触 , 认为这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母亲的成功 , 以及对自由与自我的向往 。
在这些线索下 , 大家将吴谢宇与布兰妮曾取得的成功归结为原生家庭的胁迫 , 违背本心的要求 。 成功的背后无法掩饰的是童年的缺失 , 对自由与自我的渴望 , 对独立的向往 。 似乎若是按此分析 , 由于二人内心的极度压抑 , 负面情绪无法释放 , 从而导致后来心理扭曲与精神抑郁的悲剧产生 , 又说的过去 。
可能部分人对此还会联想到前段时间17岁少年自杀的一事 , 问题似乎也源于父母对孩子的高压管教;甚至一小部分人也许还会联想到迈克尔?杰克逊有“恋童癖”的原因似乎也是因为童年父亲的粗暴管教 , 让其缺失了童年 , 才会因此超乎寻常的喜欢男孩 , 致使其后来产生严重的“恋童癖” 。
诚然 , 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 从而引发蝴蝶效应 , 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 但若因此就把所有的问题一概而括的归罪于原生家庭 , 却并不公允 。
2
什么是原生家庭?
人的一生会有两个家庭 , 一个是出生及成长的家庭 , 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的家庭 。 而原生家庭指的是第一个出生及成长的家庭 。
可悲,可叹丨面对众多非议,“原生家庭”有话说
文章图片
原生家庭会塑造人的个性 , 影响人格的成长、人际关系、情绪管理能力以及成年后与他人的情感互动等 。
原生家庭对未来生活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故事与经历 , 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家庭也会有不同的回忆 , 童年从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 ,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延续到成年后的家庭与生活 。
童年若是受过创伤或缺乏安全感 , 成年后可能就会对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自我诠释 , 也许会是正面的 , 也许会是负面的 。
简单来说 , 若是童年曾遭遇过心理创伤 , 长大后常常会把他人的善意误认为恶意;若是童年缺失安全感 , 长大后就容易把别人的微笑当成嘲笑 。 而这些情况也很容易延续到新的家庭 , 在选择恋爱对方的时候 , 很容易选择特定类型的人 , 这种类型很可能与原生家庭的某个成员相似 , 或者彻底相反 , 相爱中会出现强烈的吸引却又充满冲突与矛盾 。 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 , 在对下一代教育时很容易出现两种趋势 , 一种是将童年自己的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 而另一种就是过分的弥补童年的缺失 , 对下一代的过度溺爱与放纵 。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原生家庭对成长会有一定的影响 , 那目前家庭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概括而言有两种错误的表现 。
爱的缺失 。
爱的强迫 。
爱的缺失 , 源于传统“棍棒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 这种理念往往会忽略孩子对关爱的渴望 , 以粗暴、严厉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的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