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一大堆军事家

在春秋前期 , 虽然各种战争打得也很激烈 , 但我们似乎没听说过什么兵家的名字 。
可是从吴越争霸到七雄并立 , 先后出现了孙武、孙膑、吴起之类的军事家 , 后面更是有了“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 。
这是为什么呢?
【爱历史】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一大堆军事家
文章图片
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是 , 春秋初期很讲礼仪 , 所以大家都讲究“做人留一线” , 打仗的水平没能完全体现 。
而春秋中后期和战国时期 , 惨烈的兼并战开打 , 大家都不讲礼仪 , 只讲利益了 , 对于军事人才的要求 , 一下就拔高了很多 , 于是大量军事家出现 。
我认为 ,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
在春秋初期 , 所谓的天下 , 其实也就是山西、山西、河南、安徽和山东的部分地区 , 看上去有五六个省 , 但如果按领土来算 , 也就是今天三个省的规模 。
在这种相对有限的环境中 , 无论是周天子还是霸主 , 都可以一呼百应 , 也没啥可奇怪的 。
更重要的一点是 , 当时的诸侯数量 , 肯定已经上千了 , 毕竟周武王伐纣的时候 , 就已经号称有八百诸侯跟随了 , 周王朝建立后 , 周武王还大肆分封 。
大家想想 , 三个省的领土 , 上千家诸侯 , 这所谓的诸侯放到现在 , 估计也就是村长和乡长那种级别 。
换言之 , 左邻右舍都是邻居 , 打起来多少会带点顾忌 , 所以大家的潜规则就是不下死手 。
而在春秋中后期 , 随着越来越多的领土被开发 , 对于职业军人的需求就变多了;职业军人变多了 , 军事统帅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 。
传统史书把这一切归为“人心不古” , 而现实显然是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 有了更多无人控制的新区域 , 所以大家才开始搞兼并 。
【爱历史】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一大堆军事家
文章图片
要说业余军人和职业军人的最大区别 , 其实就在于对于生死的忍耐程度 。
业余军人虽然也见过死亡 , 但大家心里都有数 , 到一定程度之后 , 双方肯定会停战 , 而且杀俘这种事通常不会出现 。
但职业军人的心里可没数 , 他根本不知道 , 投降的后果是什么 。
如果是职业军人遇到职业军人 , 那没得说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失败的一方只能等死 , 因为他们知道 , 自己没有活路了 。
但是当职业军人遇到业余军人的时候 , 他们的战斗意志往往更坚定 , 在逆境中拼搏的意志也更强烈 。
有了这种差别 , 我们再来看待两种军人的统帅选择 , 自然也会明白差别在哪里 。
业余军人的统帅 , 必须是优秀的演说家 , 可以鼓动一波鸡血 , 号召大家冲过去杀敌 。
至于陷入逆境之后该怎么办 , 其实演说家没有太多主意 , 反正大多数时候是被俘虏 , 阵亡的概率不高 。
职业军人的统帅 , 必须是优秀的战术家 , 最好也是优秀的战略家 , 可以带领大家不断获得胜利 。
对于职业军人而言 , 失败基本意味着死亡 , 所以他们会对自己的长官格外挑剔 。
如果你不能带领我们获得胜利 , 那你就不配带领我们——这才是职业军人心声 。
但对于业余军人而言 , 如果统帅的身份够高 , 那我们就愿意跟着他混 , 至于会不会胜利 , 反而不太重要 。
明白了这种区别之后 , 我们当然也能理解 , 春秋中后期和战国时期会出现军事家了 , 因为有了这样的市场需求 , 才会有相应的人才诞生 。
【爱历史】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一大堆军事家
文章图片
在战场上 , 名将和军事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 但后世对于这种“了不起”的理解 , 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偏差 。
比如说孙武 , 大家都说他是兵圣 , 著作《孙子兵法》简直就是能够惊天地动鬼神的神作 。
给人的感觉就是 , 如果谁能把《孙子兵法》给研究透 , 必然能成为大军事家 。
事实真是这样吗?恐怕不见得 。
我经常说:“如果没有孙中山 , 必然也会有个李中山或者王中山来领导辛亥革命 , 因为变革的时间节点到了 , 任何人都无力阻挡事件的发生 。 ”
具体到孙武和《孙子兵法》 , 其实也是这样的 。
【爱历史】春秋中后期和战国初期,出现了一大堆军事家】当军事家这个群体登上历史舞台之后 , 必然会出现一些著作 , 来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 。
假设当时有采访人员去采访孙武 , 问他为什么能带领吴军攻破楚国都城 , 你猜孙武会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