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状元形形色色的“奇葩”称号

历史上 , 自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 , 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代 , 直到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废除 , 共历经近1300年 。 当时殿试的前三名 , 分别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 , 合称“三鼎甲” 。 古代封建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 。 据考证 ,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产生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 , 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 , 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有七百多人 。
【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状元形形色色的“奇葩”称号
文章图片
而在古代科举史上 , 也流传着不少有关状元的轶闻趣事 , 这里撷取几则 , 与大家共享 。
自放状头
状元在古代也称“状头” 。 《太平广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唐贞元七年 , 礼部侍郎杜黄裳主持贡举 。 考试结束后 , 却无人与他一起评定考生名次和填写公布考生名次的榜单 。 无奈之下 , 他只好求助于应试考生 。 当时 , 考生中有个年逾七旬的阆中(今属四川)人尹枢 , 毛遂自荐愿意帮其填榜 。 杜黄裳应允后 , 尹枢接过纸和笔 , 不一会儿就写完了 。 众人看榜中所列各人名次 , 都觉得非常公道 , 但榜中的第一名即状元之位却空着没有填写 。
【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状元形形色色的“奇葩”称号
文章图片
杜黄裳问:“这里写谁较好?”
没想到尹枢却毫不谦虚地说:“状元非老夫不可!”
杜黄裳一怔 , 转念一想 , 尹枢的确是状元的最佳人选 , 于是命他将名字填上 。
此后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 再也没有像尹枢这么中状元的 。
角力状元
《玉照新志》曾记载:北宋初期 , 宋太祖赵匡胤规定 , 科举殿试时规定出3个题目 , 以最先交卷者为状元 。 据说开宝八年乙亥科殿试时 , 汾州(今山西隰县)考生王嗣宗与另一名考生陈识几乎同时交卷 。 经过考官评判 , 他们的文章质量也不相伯仲 。 于是 , 两人在殿前争吵起来 。 最后 , 赵匡胤想了个办法:让二人当场角力 , 谁能取胜便夺得状元 。 最终孔武有力的王嗣宗击败了陈识 , 成了这一届的状元 。
【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状元形形色色的“奇葩”称号
文章图片
宋太祖赵匡胤
幸好王嗣宗是宋太祖朝的状元 , 如果换到宋真宗时期 , 那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
宋真宗是个讲究人 , 他与赵匡胤的想法不同 。 他认为交卷太快 , 显得自己出的题没啥水准 。
结果有一年 , 杭州有个叫钱易的大才子参加殿试 。 要说这个钱易可不简单 , 他是吴越王钱俶的侄子 。 钱俶归降宋朝后 , 他的众大臣都被封了官 , 只有钱易和兄长钱昆未被录用 。 但是钱易才思敏捷、学识渊博 。 立志通过科举功成名就 。 参加考试时一路过关斩将 , 在殿试中 , 宋真宗出的三道题 , 钱易不到半天就答完了 。 宋真宗一看:写得这么快?你是嘲笑我没文化?结果 , 钱易被撵了出去 , 不但殿试没通过 , 就连进士资格也被免去 。 你说他冤不冤?
饽饽状元
清朝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状元李蟠 , 字仙李 , 号莱溪 , 江苏徐州人 。 此人不仅身材高大 , 而且食量惊人 。 虽有一定文采 , 但却不精楷体 , 而清代的科举比较偏重书法 ,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
另外 , 李蟠脑子也转得慢 , 所以他在参加殿试时 , 为了不至于中途饿肚子 , 他一下子竟带了36个饽饽 。 当时清朝的殿试规定 , 考试时间为一白昼 , 傍晚前必须交卷子 。 但是直到天黑 , 别的应试者都已交卷退场 , 唯有笔迹差、脑子慢但食量惊人的李蟠却还没有写完 。 监考官再三催促 , 李蟠一着急竟哭了起来 , 哀求说:“我平时苦读诗书 , 如今一辈子的事业就在这一天了 , 请不要催促我 , 让我功成名就吧!”监考官无奈只好同意 。
就这样 , 李蟠一边吃着饽饽 , 一边继续答卷 , 直到次日四更 , 饽饽吃光了 , 才完成了考试 。
【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状元形形色色的“奇葩”称号
文章图片
李蟠
后来 , 这件事传到了康熙皇帝的耳朵里 , 他不但没有怪罪李蟠 , 反而认为他是个“苦心之士” , 并仔细审阅了他的殿试答卷《廷对制策》 。 满篇2000余字 , 文笔雄劲 , 气势磅礴 , 条理清晰 , 切中时弊 , 不乏真知灼见 , 且有独到见解 。 康熙皇帝大为赞赏 , 便钦点李蟠为状元 。 而李蟠也一举创下了中国状元中的三项记录:清朝唯一一个来自徐州、考试时间最长、带干粮最多的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