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吗 中国发动机为什么不行

【中国有自己的发动机技术吗 中国发动机为什么不行】不管是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还是挖掘机、起重机、盾构机等工程机械,都离不开发动机作为动力 。中国造不出一流发动机,好像已经成为了默认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评价发动机是否先进的标准是什么?我国的技术与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内燃发动机的原理其实特殊简朴,就是燃料燃烧致使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这个原理在内燃机存在的二百多年里从未改变过 。不管是拖拉机上用的单缸发动机 。是法拉利的V12发动机,所有的内燃机都遵循着这个原理,说起来轻易,怎么样利用原理生产出一台一流的机器,就是另外一回事儿 。评价发动机是否先进,一般依赖五个指标,高效率、低排放、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智能化 。
所谓高效率就是越省油越好,低排放不用多说,必须要满意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高可靠性就是大修期要长,汽车是长周期耐用消费品,对于发动机,想必车主都不愿意大修吧 。另外一个智能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他更加高效可靠 。所以说中国造不出先进发动机的原因就在于,生产技术和理论的脱节,海内许多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都还在依赖国外 。当然了,海内也不是没有这种零部件的供给商,但即使这些零部件能够做到和国外厂商一模一样,用起来的效果也达不到理想标准 。
比如橡胶圈油封这些东西都是很高精尖的科技吗?其实并不是 。这些都属于基础配件,拼的就是加工工艺,加工工艺不行就达不到指标 。当年钱学森钱老回国,之所以选择搞火箭,不搞飞机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工业差距很大 。而提升这个最基本的加工工艺,讲究的就是生产经验的积累 。对比西方国家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洗礼,日本也阴差阳错地赶上了这趟列车 。在此后的200多年里,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供给链逐渐完善,各大零部件供给商百花齐放,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赶超 。看到这儿,我国和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也基本上就能总结出来了 。
中国的发动机行业从最开始的仿制到联合开发,再到目前的自主开发 。虽说已经能够独立生产,但关于高端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有欠缺 。在大部分细分市场上,我们开发的发动机还不能满意高端客户的需要,所以占据的都是低端的市场,正处于奋勇直追的跟跑阶段,长此以往也就出现了品牌认知度的问题 。但假如国产车投入大量资金,对发动机进行优化成功后,发动机的造价升级为了15万,安装到一个5-6万的汽车上 。你是愿意为国产车买单,还是同等价位的闻名品牌汽车呢?想必你也有了答案 。
第二个差距就是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比如齿轮轴轴承、链条、液压件 。归根到底还是两个问题,金属材料和机械加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制造机器的机器才是最厉害的东西 。而这些又恰恰是我们所稀缺的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汽车产业现状,不是制造一个顶级的发动机就够了,而是需要如何在性能和经济上取得一个平衡 。500亿是能造几台顶级发动机,但是改变不了国家的整个产业链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有没有什么可突破的契机呢?
汽车发动机的制造标准经过百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技术体系 。想要推翻这套体系另辟蹊径,实在是天方夜谭 。曾经名极一时的马自达转子发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为了避免被兼并,马自达被迫研发转子发动机,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60年代到90年代,30年的努力,到头来还是在RX8身上落下了休止符,就算在其辉煌的时期,也不是世界的主流 。所以想要应用新技术来弯道超车,对于自主品牌发动机来说,是很难行得通的,只能遵循已知的条件不断地进行优化 。
而这个优化的前提不是依靠于大干快上,人海战术,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和研发投入 。特殊是几代工业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后所产生的技术传承,所以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值得兴奋的是,随着中国车企的不断努力 。我国的发动机研发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提升功率升扭矩和热效率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他的只有交给时间了 。对于我国的技术发展大家有什么见解呢?欢迎给我们留言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