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手机电量又开启了它的玄学模式 。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以下情况 。
【手机电池在冬天为什么那么不耐用】为什么我的小手机明明显示还有20%的电量,只不过拿出来准备扫个共享单车,然后它就显示2%的电量,再然后就自动关机了,留下了在北风中凌乱外加瑟瑟发抖的我 。
又为什么我的小手机在户外冻傻变成了砖,但一回到房间里暖和一下,它竟能又能开机,电量竟然也恢复了 。
或者又为什么我的小手机在冬天的时候电量掉得贼快,要走哪都要带着充电宝 。
文章插图
来源:giphy.com
然后你就可能会怀疑人生:我的手机电池是不是坏了,为啥就像小孩子的脾气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其实你的手机电池没坏,它天生的就是这个脾气,只能顺着它 。
首先,你要知道,手机里面的是锂离子电池,对,就是今年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那个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Cathode Electrode)、负极(Anode Electrode)、电解液(Electrolyte)、隔膜(Separator)、外壳(Case)组成 。
文章插图
圆柱形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来源:futurecar.com
因为手机里面的空间狭小,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手机上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都是钴酸锂(压实密度高,体积更小,少占地方),负极是石墨 。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相信大家都已经比较了解了,就是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存储与释放能量 。锂离子的迁移行为酷似摇椅,又被称为“摇椅电池”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液再嵌入负极的石墨层中,与外电路过来的电子结合;而在放电时,锂离子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与充电时相反 。
文章插图
上面这张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原理,才将锂离子的运动画的那么简单,实际上锂离子电池的运动可比这复杂多了,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 。
文章插图
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运动到正极,要先在石墨层中的扩散,通过石墨与电解液的界面,然后在电解液中迁移,通过电解液与钴酸锂的界面,最后在钴酸锂中扩散 。这一步步的,真的可以说是跨过山和大海,锂离子“搬一次家”也真是不容易 。
说了这么多,到底为啥子冬天的时候锂离子电池电量就掉的那么快呢?
别急,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放电曲线图 。
文章插图
不同温度下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曲线 [2]
拿到一张图,首先要看的自然是它的坐标轴了,横坐标是容量Q(电量),纵坐标是电压U,看到这,不禁想起一个公式:
W=QU(能量=电量×电压)
利用一点点微积分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曲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是能量 。这张图告诉我们,锂离子电池随着温度的降低,它所能释放的能量是在减少的,不仅如此,它的容量在减少、电压也变低了 。
这就是为什么锂离子电池在冬天不耐用 。好奇心爆棚的小可爱肯定不满足于仅仅知道这个现象,更想知道里面深层次的原因 。
文章插图
来源:giphy.com
前面已经说到了,锂离子电池放电的时候,锂离子从石墨迁移到正极,要跨过山和大海 。当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降低的时候,锂离子的迁移会更加地艰难 。温度降低的时候,锂离子在石墨和钴酸锂中的扩散系数会减小,而电解液的粘度增大,锂离子在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的迁移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
这样听起来不太直观,我们来看一下无添加电解液的成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电解液的溶剂是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混合物 。
文章插图
碳酸乙烯酯(Ethylene Carbonate),熔点:34~37℃
文章插图
碳酸二甲酯(DimethylCarbonate),熔点:2~4℃
看到这两种物质的熔点了吗?室温下碳酸乙烯酯就凝固了,0℃下碳酸二甲酯成了固体 。那么当锂离子电池处于低温环境下,轻则电解液粘度增大,严重的甚至会部分凝固 。锂离子在冻成固态的电解液中迁移,想想就非常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