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烧烫伤如何处理


烧伤、烫伤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有发生 。但是现在是三伏天 , 烧烫伤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 很容易感染造成更大的伤害 。
烧烫伤后都有哪些具体症状表现
烧烫伤一般是指由火焰、炽热固体、热液、热蒸汽引起的、以皮肤软组织损伤为主的创伤 , 还包括放射、化学、电流等因素造成的损伤 , 战时凝固汽油弹、火焰喷射器、火箭推进剂可以直接造成严重烧烫伤 。
烧烫伤深度判断标准是“四度五分法”:
1、Ⅰ°烧伤伤及表皮 , 造成皮肤局部红斑 , 轻度红肿 , 无水疱形成;
2、浅Ⅱ°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 , 以创面水疱形成为主要特点 , 创面基底红润 , 渗出较多 , 痛觉敏感;
3、深Ⅱ°烧伤伤及真皮深层 , 可形成小水疱 , 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 痛觉略迟钝;
4、Ⅲ°烧伤伤及皮肤全层 , 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干燥 , 呈皮革样 , 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样血管网 , 痛觉消失 , 拔毛痛觉消失;
5、Ⅳ°烧伤深及肌肉、骨骼 。
轻度烧烫伤如何处理?严重性在哪儿?
一般轻度烧烫伤可进行以下处理:一是将烧烫伤的部位放置在冷水中浸泡半小时或更长时间 , 既有止痛作用 , 还可以减少肿胀 。二是浸泡完毕擦干 , 在患处涂抹麻油、清凉油、獾油等 , 暴露患处不需要包扎 。三是烧烫伤部位如出现水泡 , 一般不需弄破 。如水泡过大 , 可用针在火上烧一下 , 用酒精或淡盐水擦洗伤面 , 在水泡下方刺破放水 , 然后涂烫伤膏用纱布包扎即可 。
烧烫伤往往仅伤及皮肤软组织 , 伤病员通常认识不到其严重性 , 事实上大面积如烧伤面积大于50%的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 , 因伤后体液的迅速丢失 , 会很快发生休克危及生命 , 不及时补液治疗会发生生命危险 。
烧烫伤后怎样正确进行现场急救?
烧烫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灭火或脱离危险因素 。
1、火焰烧伤: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 , 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 , 或以水浇 , 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 。
2、热液烫伤:应立即将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 。
3、化学烧伤: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 ,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
需要注意的是 , 烧伤后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的损伤 , 加重伤情 。应立即应用各种通讯手段通知医疗单位前来救援 。
高压电烧伤是指1000伏以上的电压对人体造成的损伤 。应立即切断电源 , 若衣物着火 , 按火焰烧伤的灭火方法灭火 。电烧伤伤情较重、伤口特点是有电流“进口”、“出口” , 常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肉、大血管、神经损伤 , 在后送过程中应备止血带 。患者如已经发生昏迷应立即现场急救 , 包括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心肺复苏 。
在临床中常常见到病人在创面上涂抹酱油、碱面、蛋清、大酱、红汞、紫药水等非正规烧伤“外用药” 。自行用药会造成几种不良后果(1)加深创面;(2)未经消毒容易造成创面感染;(3)有颜色的外用药物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
烧烫伤后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头面部的护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 剃去头发 , 及时去除创面渗出液 , 涂药时避免流入眼内 , 入餐时多食半流食 , 避免过多咀嚼主食 , 创面不要用不洁纸张擦拭 。恢复期不要用手去撕挠痂皮 , 以免加深创面 , 延期愈合 。
手足部的护理:
注意保持功能位置 , 抬高患肢 , 减轻水肿 , 预防感染 , 早期避免活动 , 恢复期可多活动 。
愈后病人的护理:
康复功能锻炼要持之以恒 。皮肤应防止日晒 , 避免加重色素沉着和疤痕增发 。
根据病情配食谱:
1、休克期以静脉营养为主 , 通常在2—3天开始进食 , 给予低纤维低脂肪全流食 , 如浓米汤、西瓜水、蛋白水等 。禁涨气和刺激性食物 。
2、感染期营养在利尿、消炎、解毒和高维生素膳食的基础上 , 逐渐增加热量和优质蛋白质 , 如鸡汤、肉汤、肝泥、蒸蛋羹 , 尽量多餐 , 每天6—8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