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顺序

清朝十二帝顺序

清朝十二帝顺序

文章插图
清朝十二帝的顺序是:1.清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年号:天命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9月30日),女真族,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 。
2.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 。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年11月28日申时-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时),爱新觉罗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
3.清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 。
[75] 年号顺治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迁都北京 。
【清朝十二帝顺序】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4.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 。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
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 。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5.清世宗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 。
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 。6.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7. 清仁宗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 。清仁宗睿皇帝(1760-1820年),爱新觉罗氏,原名永琰,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颙琰,年号嘉庆,世称嘉庆皇帝 。嘉庆四年,乾隆帝去世,颙琰开始亲政,亲政仅六天便逮捕乾隆朝时大奸臣和珅,将和珅的金银财宝等价值连城的物品全部归属自己所有 。
嘉庆帝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的势头 。8.清宣宗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
生于紫禁城撷芳殿中所 。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嘉庆四年(1799年)被密建为皇储 。
嘉庆十八年(1813年)封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帝位 。颇思励精图治,振衰除弊 。
9. 清文宗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满族 。宣宗旻宁第四子? 。
清朝十二帝顺序是什么?
清朝十二帝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