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恭亲王奕欣?奕欣最后结局怎样?( 三 )


光绪十年,慈禧太后正式对奕欣下手了,将“皇帝他爹”奕譞强塞进了军机处,顺带着将奕欣和所谓“恭党”全部踢出了军机处 。群臣能说什么?宁可得罪失势的奕欣也不能得罪“皇帝他爹”,不是吗?慈禧太后就这样轻轻松松将奕欣踢出了权力中枢,史称“甲申易枢”,奕欣从此成为了真正的富贵闲人 。奕譞是出了名的明哲保身,加之皇帝亲生父亲的身份,他避嫌唯恐不及,哪里敢与慈禧太后公开对抗 。就这样,慈禧太后真正实现了“只手遮天”!利益冲突消失、叔嫂和解在奕欣被踢出权力中枢之后,他并没有作出激烈反抗而是坦然地接受了继承事实,这也是很多人说奕欣“一生为奴”的原因所在 。
在没有了利益冲突之后,反倒是让慈禧太后想起了奕欣曾经的功劳,让奕欣得以善终 。甲午之后,慈禧太后“国难思忠臣”,甚至不惜重新启用了赋闲多年的的奕欣,只可惜面对江河日下的江山,奕欣也回天乏术了……光绪二十四年,奕欣辞世,慈禧太后给了这位小叔子一个“忠”字作为谥号、盖棺定论,也算是这对叔嫂公开和解了,慈禧太后甚至还给了奕欣一定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也算是对得起辛酉年间奕欣的鼎力相助了 。综上所述,恭亲王奕欣权力大吗?大!但似乎也没有大到摄政王多尔衮那么夸张,他的头顶上始终是有人压着的 。
而且,在“祺祥政变”的蜜月期过后,奕欣的势力一直是在不断萎缩的,权力自然也在不断被削弱 。光绪十年“甲申易枢”之后,奕欣彻底成了富贵闲人……恭亲王奕欣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仁者见仁 。
如何评价清朝恭亲王奕欣?

如何评价恭亲王奕欣?奕欣最后结局怎样?

文章插图
恭亲王奕欣精明过人,而韧性稍显不足 。他首先是个外交家,然后才是政治家 。
恭亲王奕欣眼光独到,是大清皇室中第一位看清外部形势和内部形势的人 。在外部,列强实力已经远超中国,完全可以把中国掀翻,在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大有推翻清王朝之势 。两方面有一方面摆不平大清就会完蛋 。列强已经进入契约时代,奕欣通过和列强签订条约稳住了外部 。
然后利用民族大义,开展洋务运动,重用汉臣,把华夏凝聚起来,才有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才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帮助清廷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王朝末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必然迅速摧毁旧政权,可是太平天国平定后,大清朝存续了48年,应该说主要是奕欣的功劳 。奕欣作为政治家的不足是他的韧性,这里有他个人性格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
曾国藩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被召见,他第一次见到奕欣,曾的评价十二个字“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 。”这句话中“晃荡不能立足”,有人理解为上面有慈禧太后,奕欣根基不稳,还有人理解为奕欣意志不够坚定 。有得认为,两种理解都有道理 。
【如何评价恭亲王奕欣?奕欣最后结局怎样?】太过聪明的人,因为太灵活,往往缺乏定力,很难专注,说他不够坚定基本差不了 。奕欣受慈禧控制,根基不稳也没有问题 。同治四年,慈禧以“查无实据,事出有因”,革去了奕欣一切职务 。
奕欣工作尽职尽责,也很有成绩,出现了同治中兴局面,慈禧无端罢免奕欣,对奕欣打击很大 。虽然很快恢复了他的职务,但议政王没恢复,奕欣心中的阴影没恢复 。在自己权利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不可能把他的想法完全彻底地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