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的故事

鲧禹治水的故事

鲧禹治水的故事

文章插图
鲧禹治水的故事:在尧在位时期,人间洪水频发,鲧负责治水,而鲧修筑的水坝没能堵住洪水,最后堤坝被洪水冲毁了,鲧因为治水失败被舜杀了 。大禹接替了父亲的职责,改变父亲的堵水法,改而采用疏通的办法,清理河道、开挖水渠,最终治水成功 。
两种不同的选择方法和处理方式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同时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民间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需要坚持,拥有长久的恒心和毅力 。鲧禹治水的出处鲧禹治水的故事出自《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
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 。”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 。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 。
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
大禹治水的典故是什么
鲧禹治水的故事

文章插图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扩展资料: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 。
”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 。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
《大禹治水》的原文和翻译
鲧禹治水的故事

文章插图
原文: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
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
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翻译: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 。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 。
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 。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 。
他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 。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 。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 。
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 。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 。扩展资料: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