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二 )


3.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的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5.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每人计算器一个、学生每人一张空白表格 。
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观察、验证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2)学法: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 。
三.说教学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1情境引入,猜想规律(1)课件出示我校为福利院捐款献爱心的照片,创设我校师生为福利院捐款买物品的情境,已知每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多少元?买20千克?买200千克呢?不仅使学生感知捐款的意义,还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熟悉的情景 。(2)引导学生列出第一个问题的算式,计算出结果 。并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算式中的三个数分别叫做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和积 。
(1)6×2=12(2)6×20=120(3)6×200=1200(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积会怎样变化 。提出猜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 。『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想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猜想的意识和能力 。
2动手操作,验证规律(1)首先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出每题的结果并将得到的积与原来的积进行比较,然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初步验证猜想,老师进行 小结:经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里每一题的计算结果都符合先前的猜想 。并进一步提出:这个猜想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乘法算式?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1)6×2=12(2)6×20=120(3)6×200=1200(2)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猜想 。同桌相互合作,写出任意一组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 。
《小数乘法》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文章插图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法》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新大纲倡导对概念性的内容不下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理解其内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即可 。
因此,让学生感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基础计算其结果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
四.说教法、学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