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的分类( 三 )



大百花巷15、13号泾县会馆:15号外立面出新 , 只有石鼓和柱础是旧的 , 无比恶俗 , 是街道办事处 , 周围人都没进过 。15-1有个小砖门 。隔壁13号的铁门进去后转左 , 进门是雕花门楼甚精美 。大厅横披长窗均有 , 但不全 。裙板和绦环板雕花都不错 。内部甚高大 , 居民说冬天特别冷 。东次间住人 。先是一个一支香轩形状的斜顶 , 特深 , 轩梁两头刻虾须 , 梁头恰似一个圆鼓 。但不挖底 。抬梁式屋架很朴素 , 但是特大 。

小百花巷1号:内有宋井“普生泉” 。房屋无甚可观 。据说也是泾县会馆的附属院落 。

煤灰堆1号:没有门厅的三合院 , 外面看起来像个元宝形状 。

边营15号:两进 , 尚未拆迁 。户主祖上是铜山的地主 , 在城内开米行 。门外有一砖雕“福”字 。门厅背后冰裂纹窗精美 , 但是正被拆掉重修 。正厅六扇长窗完好 。

边营29号:前面拆空 , 有雕龙门鼓一个在路右 , 当年还一个在墙体 , 现在没有看到 。旁边有一破旧木楼(似是31号) 。本身高墙小门 , 无从进入 。

绒庄巷58号:一个门楼 , 单屏风火墙 。

绒庄巷子西侧某宅:一个很不错的葵式挂落在门头房 。

走马巷2号:民国小楼 , 有两个铁栏杆的窗台 。

走马巷4号:三进 。门上写“国恩家庆人寿年丰” , 横披窗是草龙花样 。二进前面天井里有个石锁 。后两进地上都是民国时候水泥铺面 , 万字不到头花纹 。宅主就说这是“司门汀” 。二进金檩下有个悬空的阁楼放祖宗牌位 , 左昭右穆较小中间大 。阁楼下方有栏杆 , 花式和楼厅的栏杆一样 。

评事街平章巷口两个挨着的沿街楼房 。二楼是米字栏杆 , 少见 。平章巷无他 , 有一棵很大石榴树 。

绒庄巷和绫庄巷口有个转角两层铺面 , 栏杆很规矩 , 不错 。

绫庄巷40号 , 前后两进小楼 , 前面是直栏杆 , 后面万字栏杆 , 侧面还有花窗 。(必须说一下 去的时候有人在听魔兽解说 这在老宅里面很是不河蟹)

绫庄巷31号 , 帝师温葆琛故居(长期说是翁同龢的 , 但是翁没在南京住过几回) 。一进背后有个线条很细的砖雕门楼 。二进厅很大 , 磕头船篷轩 , 托上有人物雕花 。内四界抬梁式 , 和磕头轩之间用五福捧寿的档轩板隔开 。蜂头很方 。四界大梁后尾两个小托可能是灯梁 。最后一进是楼房 , 栏杆挂落尚全 , 花窗剩下楼梯尽头和楼梯另一头的 。楼板外侧钉砖 。

绫庄巷42号:卷草雕花门楼一个很优雅 。

评事街76号:东西向三进三个楼 。比较破败 , 二进还有万字栏杆 , 后面就近乎板房了 。大概是朝向原因 , 纵向长横向短 。

评事街89号:有个匾额的痕迹 。

老坊巷:无他 , 碎石路面保存还不错 。有一口井 。

大板巷27号:房子大但是空空荡荡 , 剩几个横披 。

大板巷还有六间排的两层楼房一座 。二楼走廊是做成出挑的 。

升州路和泰仓巷交界口 , 偏升州路一侧的西面有个山面奇特的民国砖楼 。

泰仓巷26号:一个不对称的两层楼三合院 。厢楼一边双坡一边单坡 。直栏杆 , 有圆角的挂落 , 和大板巷的楼略像 。

泰仓巷30号:转进去南北方向两个门楼 。

泰仓巷14号:存“江西 古南书院”匾额 。内部无可观 。

大辉复巷5号沈家大院:高墙五进大宅 , 周围人都知道其名号 。户主是第五代 , 但不是传说的沈万三后裔 。据他们说 , 一说做烟丝生意一夜变成金丝 , 还有一说是有一品诰命夫人 , 总之宅子很可能是同治时期的 。进了三普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 。原本3号也是他家 , 后来全拆散了 。门厅已毁 , 门外福字照壁也不存 。天井有井一口“同治十一年商后局重修……”轿厅因为出租搭建了阁楼 , 得以近距离看到大梁 , 非常巨大 , 四界大梁雕五蝠捧寿包袱锦 , 草龙山雾云 。柱子甚粗壮 , 有柱础 。主人称有轩廊遮蔽在里面 。云头上都雕刻人物 。厅后有砖雕门楼 , 门上对联“礼……义XX矩” 。三进正大厅 , 比前面还高 。地板大概是架空的 , 有个孔透气 。顶上的横梁下有灯钩 , 厢房做出阁楼和覆斗天窗 , 是民国时候改造的 。厢房的和合窗完好 。另外檐柱有晾衣杆的托 , 对面也就是轿厅墙上就有孔洞 。这进的后屏门都在 , 也有拆下来的 , 当年工匠编号了就是准备夏天拆冬天安装的 。后墙也有门楼 , 门上对联“云蒸?霞蔚 凤翥龙翔” 。四进堂厅还留有长窗 , 天井有旗杆石座一个 。最末一进经走访是大常巷4-2 , 前面过不去 。据说有井 。这房子太有意思 , 待我专门写个配图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