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么?

“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么?

“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民无信不立”无下一句 。出处:春秋战国 ,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 。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
”白话文释义: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 , “粮食充足 , 军备充足 , 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 , 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 , 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 , 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 , 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扩展资料有关事例:
1.立木取信春秋战国时 , 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 , 为了树立威信 , 推进改革 , 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 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 , 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 , 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 , 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 , 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 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 , 最终统一了中国 。

2.烽火戏诸侯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 , 在早它400年以前 , 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 , 为博取她的一笑 , 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 , 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 , 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 , 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 , 终于开心一笑 。
五年后 , 酉夷太戎大举攻周 , 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
民无信不立 , 请问下一句是什么
“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民无信不立”是最后一句 , 没有下一句 。“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出自《 论语 · 颜渊》 , 是孔子所言 。
子曰:“足食 ,  足兵 ,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 。引申出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的意思 。
从这句话 , 还可以看出 诚信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 , 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 , 就必须以诚待人 , 以信交友 , 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 , 也会寸步难行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 , 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 。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 , 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 , 在社会上立足 , 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
民无信不立的后面一句 。
“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这句话出自《论语 · 颜渊》 , 是孔子所言 。子贡问政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
民无信不立出自什么书
“民无信不立”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这句话出自《论语 · 颜渊》 , 是孔子所言 。子贡问政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必须的!曰:“去兵 。”那得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