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是什么?

天门冬是什么?(刘惠卿)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 别名天冬、小叶青、三百棒,为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 。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浙江、广西等地;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均有栽培 。以块根入药,块根中含主要成分为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19种氨基酸 。此外,尚含甾体皂甙天冬甙-Ⅳ、Ⅴ、Ⅵ、Ⅶ,β-谷甾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及果糖等 。味甘苦,性大寒,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能,用于热病口渴,肺阴受伤、燥咳、咯血、肠燥便秘等症 。
一、形态特征
块根长椭圆形或纺锤形,肉质状,外皮灰黄色 。茎细长常扭曲,长可达1m以上,具有很多分枝;叶状枝通常2—3枚簇生,扁平而有棱,镰刀状,叶成鳞片状,顶端长尖,基部有木质倒生刺,刺在茎上长2.5—3mm,在分枝上较短或不明显 。花1—3朵簇生,下垂,单性,雌雄异株,淡绿色;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于花被;雌花具6个退花雄蕊,浆果球形,直径6—7mm,熟时红色,内含种子一枚(图14—30) 。
图14—30 天门冬形态图二、生物学特性
(一)种子生物学特性
种子千粒重47.6—54.3g,干燥后容易丧失生活力,不宜久贮,隔年陈种子发芽率低,不宜使用 。不同地区的种子休眠习性不同,福建产种子无休眠期,播种后平均气温18—22℃,土壤湿润条件下播后5—7天开始发根,经36—42天发芽,发芽率为22—58%,但浙江产的天门冬种子,1月底沙藏于温室,在13.6—20.7℃温度下当年只长根,需经低温后于第二年春发芽出苗,有下胚轴休眠习性 。
(二)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
喜温暖、湿润环境 。多野生于河边或向阳山坡上,浙江产区年平均温度16℃,7月份平均温度28℃;一月份平均温度4℃;年降水量1000mm左右 。花期6—7月,果期7—8月 。忌强光直射,尤其幼苗期一经烈日照射,茎梢枯萎甚至死亡 。因此,应适度荫蔽或与高秆作物或林木间作 。土壤适宜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 。不宜在粘土或土壤贫瘠干燥的地方栽培 。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四川产区多种在海拔600—1000m地方,以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好 。如林地种植,应选混交林或稀疏的阔叶林地,松林地和粘土不宜栽培;若农田栽培,需与其他作物间作 。播种前应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每亩可施3000kg左右,整细耙平作成130cm宽的高畦,北方可作平畦 。
(二)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分株繁殖 。
1.种子繁殖
当7—8月果熟采下种子,搓去果肉,清洗干净,选择籽粒大、饱满、乌润发亮的作种 。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3—4月份,秋播8—9月份,在无霜或霜期短的地区,以秋播为好,发芽率高,生长健壮 。春播种子用2—3倍湿沙贮藏过冬 。
播种时,选荫蔽度30%树下作畦,也可搭棚遮荫,畦宽100—150cm,于畦面横向开沟,沟深约3.5cm,条播,播后盖细土或混有草木灰的土杂肥 。上面再盖一层薄草保湿 。播种一个月内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影响发芽,出苗后揭去盖草,苗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注意松土、除草,适当追施氮肥 。经培育一年后即可移栽,在秋季(10月)或春季萌芽前移栽,行距30—40cm,株距20—25cm 。在正常情况下,育苗1亩可移栽9—10亩 。
2.分根繁殖
每年于3—4月,植株未萌芽前,将根挖出,每株可分成3—5簇,每簇应有芽1—2个,穴栽每穴一簇,行距30cm、株距20—25cm,栽后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约10—15天出苗 。
(三)田间管理
春季干旱地区,要经常注意浇水,生长期间需锄草、松土4—5次,每次松土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块根 。
搭架:当茎蔓长到50cm左右时,要设支架或支柱,使藤蔓缠绕生长,以利茎叶生长和便于田间管理 。以后每年在化冻萌芽前,每亩施厩肥2500—3000kg,用四齿划土,使粪土均匀混合,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可追施稀粪水一次或每亩施过磷酸钙25kg,沟施,覆土后浇水 。
(四)病虫害防治
短须螨(Brevipalpus sp.) 又名红蜘蛛,于5—6月为害叶部 。防治方法:参见地黄 。
四、采收与加工
定植后2—3年即可采收,若种植4—5年采挖,产量更高 。采收期9月至翌年春萌芽前 。割去蔓茎,挖出块根,抖去泥土,除去须根,将粗块根入药用 。留母株及小块根作繁殖材料,生长4—5年,亩产鲜根可达2500—4000kg 。
加工:洗去泥土,放在沸水内煮12分钟左右,到易剥皮时即可,剥去外皮,烘干至8成时,再用硫磺熏10小时,再晒至全干,鲜根加工折干率9—10% 。贮藏干燥处,以防受潮发霉,虫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