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_教师随笔感言( 二 )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母亲 。母亲 , 多么熟悉的字眼 , 从小到大 , 母亲给了我们无穷的关怀和疼爱 , 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 , 再一次深情地呼唤——母亲 。随着岁月的流逝 , 母亲一天天变老 , 然而 , 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一声声悠长而温暖的呼唤——母亲的呼唤 。
母亲的呼唤 ,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 。今日 , 让我们一齐走进《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 , 再次感受一下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爱和暖 。”简短的一段话 , 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 。
正是基于对自我母亲的热爱 , 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 , 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 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
二.重视情境创设 ,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经过教学情境的创设 , 以任务驱动学习 , 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 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资料 。
”一年多的语文教学 , 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验 。的确 ,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 , 在课堂上 , 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让孩子去“展示自我” 。课堂上 , 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 , 去探索 , 去感悟 , 去尽情地展示自我 。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 , 我都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搜集与课文资料相关的知识 。
上课时 , 同学们都期望把自我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 这样 , 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 , 学生们都表现得十分进取 , 并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 , 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 接下来的应当是很多的实践 , 仅有在实践中 , 学生的本事才能不断练习、巩固、提高 。
基于这个思想 ,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 推荐给学生阅读 。另外 , 我还结合教材所涉及到的资料 ,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 使学生尽量领悟不一样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同时 , 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儿童名著 , 领略书中的精妙所在 。我们班还设立了图书角 , 让同学们捐赠出自我喜爱的图书 , 作为公共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同学 , 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 。
3.引进生活的活水 。
于漪教师提出:“语文应和生活相联系 , 把语文学习挤到狭小的课堂里 , 挤到无穷无尽的练习中 , 学生几乎不读书不看报 , 与自然接触少 , 与社会接触少 , 学语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 , 积淀储存少得可怜 , 又怎能学好语文呢”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引进生活的活水 , 运用多种课型 , 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 能够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自我短短的语文教学经历 , 异常是在整体批阅了学生的作文之后 , 我真正地意识到:小学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 , 仅有学生把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品味、描述中 , 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所以 , 我不断鼓励我的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 , 要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 ,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
我想信 , 久而久之 , 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演变成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丰富资源 。总之 , 我期盼着:我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梦想舞台 。语文教师工作随笔2星期五的一个早晨 , 我刚走进办公室 , 包还未放下 , 这时赵丰破门而入 , 气急败坏地说:“钟老师 , 不好了 , 许张兵又欺负同学了 , 季晋洲都哭了 。
”“许张兵 , 又是他 , 这个皮大王 , 一早就闯祸 , 难道还想当小霸王不成?我得好好治治他”我心想 。“这样 , 你把许张兵和季晋洲一起叫到办公室来 。”一会 , 满脸怒气的许张兵和满脸泪水的季晋洲来了 , 还未等我开口询问 , 许张兵就气呼呼地说到:“我又没有欺负他 , 是他自己摔倒的 , 关我什么事?” 。“这孩子欺负别人还有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