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什么?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什么?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什么?

文章插图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
1.珠算加法口诀表加1: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2: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
加4: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5: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6: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7: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
加8: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9: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去四去五进一 。
2.珠算除法口诀表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什么?】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 。加减法,明代称“上法”和“退法”,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
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 。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 。“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 。
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 。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与现今口诀接近 。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 。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内有“撞归口诀” 。
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 。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在美洲也渐流行 。
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
珠算的口诀是?
珠算口诀表顺口溜是什么?

文章插图

1.珠算口诀表加法口诀数值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
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五:五下五,,五退一还五;六: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七: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八: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九: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 。
3.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扩展资料虽然珠算在东汉便已出现,但珠算代替筹算的过程是相对缓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