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格指的就是剑柄以及剑身之间作为护手的部分 。在中国古代,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并且剑的每一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称 。比如剑身指的就是剑与刃锋之间的部分;剑刃指的是剑身比较锐利的部分;剑末则指的是剑身的剑尖、梢段以及剑锋的合称 。
剑格也被叫做护手,在早期作战或者格斗的时候,剑格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阻挡对方的剑,因此当时的人们都对剑是非常重视的 。
剑,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剑和刀一类,区别只在于单刃和双刃 。剑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在春秋末年开始流行长剑 。剑的类型不同,其功能也不尽相同,比如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护身,还可以用于刺杀,其中荆轲刺秦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一般呈长条形状,前端比较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 。而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由细长的钢条组成,同时剑是没有刃的 。
古代的时候,人们都会佩带一把剑,因为这些剑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 。现在,剑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人们不会随时随地的佩戴,只是将其进行收藏 。
剑的结构及各部分名称剑由剑身、剑柄和剑鞘三部分组成 。
一、剑身包括剑锋、剑脊、剑从、剑锷和剑腊五部分 。
剑锋:剑身前端锋利部分;
剑脊:剑体中线凸起;
剑从:脊两侧成坡状部分;
剑锷:从外的刃,即剑身两旁的刃;
剑腊:脊与两从合称为腊 。
二、剑柄包括剑茎、剑格、剑首、剑箍、剑缑、剑缰和剑穗七部分 。
剑茎:也就是剑柄的把手部分,主要有扁形与圆形的两种;
剑格:剑茎和剑身之间的护手,又称为卫、_、剑镗;
剑首:茎的末端常有的圆形部分,又称为镡;
剑箍:茎上的圆形凸起的纹饰;
剑缑:在茎上缠绕的绳子;
剑缰:系在剑首的皮绳,用于悬挂在手腕上便于取用;
剑穗:系在剑首的流苏,又称剑袍,有穗的剑称为文剑,佩戴于文人权贵身上,无实际用途 。
三、剑通常配有剑鞘,又称为“室”,套在剑身之上,有保护剑身和方便携带的作用 。
扩展资料:
古代名剑:
一、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 。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 。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
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且依然锋利无比,闪烁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 。
二、吴王光剑
总长77.3厘米,剑格宽4.8厘米,剑体长65厘米,重1公斤 。此剑于1993年春安徽南陵县盗掘出土,旋即流入香港古玩商肆,后由上海博物馆以重金购回 。
这把剑身饰有精美花纹的吴王光剑在历经2500余年后仍锋利无比 。由于此剑剑身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从而可以确认是吴王光(即吴王阖闾)使用的剑 。
三、兵马俑秦剑
此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出土时被一尊高级军吏俑压弯 。但是之后,这把被压弯千年的剑竟然弹直,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 。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 。这些兵器的表面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其含铬量达到0.78%至2.32%,厚度为10至15微米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鞘
剑饰中很重要的部分还有剑格,它有什么特征?剑饰中很重要的部分还有剑格,亦称护手,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部分,在古代又称剑镗,如一件战国玉兽面纹剑格,高2.2厘米,宽5.5厘米,厚1.7厘米 。为新疆和田玉质,青白色,截面为菱形,两端薄,中间厚,两面均饰兽面纹 。
兽面为粗眉、凸眼,鼻以下不明显,兽面两侧饰勾云纹,中部有通孔,用以置剑柄 。全器边棱锋利,光亮度强 。
剑格,剑璏,剑格挡是什么?剑格和剑格挡是同一个部件,在剑身与剑柄连接处 。一方面能够防止格挡对方兵器时对方兵器下滑伤手到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使用刺或者收剑时候伤到持剑者的手指 。
剑璏是古代剑的装配之一,在剑鞘和腰带之间,用于携带刀剑 。古代剑璏一般用玉制造,玉石装具的剑统称玉具剑 。其由春秋战国兴起,至汉代达到极盛,汉以后逐渐衰落、消失 。历史上,它是一种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 。
- 红白蓝底照片主要是什么意思
- 电焊网片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 粉丝是fan还是指fans
- 什么是指纹防盗锁
- 壁虎的尾巴主要有什么作用
- 红玫瑰主要是指什么人
- 如何避免物种消失
- 什么是木模板
- 文件形式是指什么
- 常用气动三联件是指那些原件,安装顺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