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地黄?( 四 )


地黄种植的产地分布一般是哪里?地黄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因其地下块根呈黄白色而得名 , 它的根是一种中药 。地黄按炮制方法不同又分为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 , 其用途不同 。
地黄喜欢温和的气候以及阳光充足的地方 , 可生长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 , 怕积水 , 忌连作 , 其块根在25-28℃时增长迅速 。生地黄的产地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中国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
拓展知识——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 , 晒干即成生地 , 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 , 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 , 质地柔软即为熟地 。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 , 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
生地黄:性寒 , 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 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 。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 , 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 , 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
熟地黄:性温 , 其功用也发生变化 , 为补血要药 。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 , 常用于治疗血虚症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 , 配柏子仁养心 , 配龙眼肉能养脾 , 配麻黄则通血脉 。但熟地滋腻滞脾 , 有碍消化 , 故脾虚者少食 , 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
种植地黄的技术地黄以根茎供药用 , 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 , 其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那种植地黄的方法有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地黄的技术 , 希望对您有用 。
种植地黄的技术一、选地整地 。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 , 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 , 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 。然后 , 整平耙细作畦 , 一般畦宽1.3米 。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 , 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
二、选种栽种 。
一般栽培地黄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 , 生产上称'栽子' 。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 , 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 , 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 。在栽前 , 将'栽子'去头斩尾 , 取其中间段 。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 , 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 , 切口沾以草木灰 , 稍晾干后下种 , 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 , 株距25-30厘米 , 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 , 每穴横放'栽子'1-2段 , 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 , 再用细土盖与畦齐 。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 。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 , 避免使用小商品 , 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 。即上旬栽的种栽 。
三、 栽培技术:
①温炕育苗:3月上旬 , 选背风向阳地块作苗床 , 北高南低 , 北面作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墙 , 南面与地面平 , 北墙和南墙相距2米 , 长度根据栽培面积和种栽数量而定 。把床内表面30厘米的土取出 , 更换经消毒后掺有土杂肥的细砂壤土 , 造好苗床 。将种茎截成3~4厘米长的小段 , 用生根粉浸泡半小时 , 捞出晾干 , 按株间距2厘米平摆于苗床上 , 洒水使土壤湿润 , 覆土1.5厘米 , 苗床上盖塑料膜 , 膜上盖草苫 , 早揭晚盖 , 保持床内温度20度以上 , 一星期左右出苗 , 苗高7~8厘米 , 有10片叶时 , 可掰下作种栽培大田 。继续盖膜保护管理苗床 , 可连续收获二茬、三茬种栽 。其实地黄温炕育苗方法和传统的地瓜阳畦育苗基本相同 。
②苗茎栽培:在选择的土地上 , 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 , 过磷酸钙25公斤 , 深耕耙匀 , 作成宽1.2米的高畦或高垄 , 畦沟宽30厘米 , 四周开排水沟 。在畦上按行距35厘米 , 株距18~25厘米 , 把苗茎栽入地下3~4厘米 , 封土成堆 , 外露1~2厘米茎尖 。栽后保持土壤湿润 , 3~5天苗既成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