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三杰是指哪三杰

汉朝三杰指张良、韩信和萧何,他们三人在建立汉朝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刘邦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 。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 。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 。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 。
萧何出生于秦泗水郡丰邑县东护城河西岸,现萧何宅遗址尚存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 。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
汉初三杰说的是哪三个人?他们最后各自的结局是怎样的?汉初三杰说的是哪三个人?他们最后各自的结局是怎样的?
汉初三杰指的是韩信、萧何、张良 。刘邦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所说的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那么汉初三杰指的是哪三个人呢?他们各自的结局是什么?
韩信是西汉开国名将,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却也是刘邦杀的第一个功臣 。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后,就一直削弱韩信的势力,有人告韩信谋反时,刘邦用计把他抓了 。刘邦并不想杀韩信,所以只把他降为侯,并软禁起来,虽然刘邦很忌惮韩信的军事才能,但只要韩信没有军队,也就没有必要杀掉他 。韩信被杀是因为,他的一个手下告他谋反,而此时刘邦在外平叛,吕后跟萧何把他骗入宫中,然后处死了 。
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刘邦的谋臣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良的下场比较好,封侯后选择了功成身退,告老还乡 。
萧何为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被刘邦赞扬治国有方,“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 。萧何智有余而仁不足,有一句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萧何成就了韩信,也是他害死了韩信 。萧何明明知道韩信不会谋反,却为了个人的利益与与吕后设圈套害死韩信 。萧何的结局是辅佐汉惠帝时老死了 。
汉初三杰都是哪三杰?他们都达到了什么官位?汉初三杰分别是萧何、张良和韩信,西汉建立后,萧何担任相国,被封为酂侯;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没有接受官职选择了归隐;韩信就比较复杂,在战争中被封为齐王,项羽死后他成为楚王,后来被贬为淮阴侯 。
汉初三杰
萧何
在楚汉之争中,开始楚国最强盛,而汉国弱小,项羽的楚军一次次胜利,而刘邦的汉军却一次次失败 。可是奇怪的是项羽的楚国势力逐渐减少,而刘邦的汉国却越打越大 。最后项羽自刎,楚国灭亡 。短短五年,楚汉攻守之势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原因就和萧何有关 。
萧何
楚汉之争中,刘邦在第一战场和项羽硬钢,韩信在第二战场巡游作战,而萧何则留守关中看守刘邦的大本营 。关中地区是刘邦的基本盘 。在萧何的努力下,关中之地为刘邦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粮草和兵员,所以,刘邦数次大败,但在萧何的支持下,总能原地满血复活 。反观项羽的楚国,就没有这种人才,他的后方极不稳定,叛乱也不断,所以,最终项羽的兵力是越打越少,地盘也越来越小,最终自刎于乌江 。
刘邦
可以说,正是萧何治下的汉政府,使得汉军在楚汉之争还是在平定异姓王叛乱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后来刘邦称帝论功行赏,萧何功劳位列第一,担任大汉丞相,并被封为酂侯 。
张良
张良本事韩国贵族,他家世代侍奉韩王,祖上多次担任韩国相邦 。后来张良到了刘邦手下,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也迎来了人生事业上的第一次高潮 。刘邦的队伍一路高歌猛进,智取宛城,攻破峣关,大败秦军于蓝田,兵临咸阳城下 。秦王子婴出城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