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的风俗和来历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 。
一、乞巧节风俗
乞巧活动: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传统的民俗活动,在山东济南一带,人们会陈列瓜果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果,那就意味着乞巧成功;
拜织女:七夕节这天,少女和少妇们会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祭拜织女,并且在桌子上摆上贡品,进行礼拜;
吃巧果:浙江温州、杭州一带,七夕节这天人们会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型的物品,放在院子的桌子上,摆上水果、巧果等食品;和亲朋好友一起食用,还可以欣赏美丽的夜色;
青苗会:七夕节这天,传说乌鲁木齐部分地区,每年都会举办十天的“青苗会”,是农民所举办的一种祈祷活动,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露水:浙江农村,在七夕这天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这天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眼泪;
七夕夜听悄悄话:每到七夕节这天,会有很多少女躲到葡萄架或者是瓜棚下,静悄悄地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如果哪个少女听到了,那她将会赢得忠贞不渝的爱情;
送巧人:在七夕节这天,浙江台州地区流行送巧人,也就是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会在浇上和头上染上各种颜色,俗称为巧人;
兰夜斗巧: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在七夕节这天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 。女性们会一起到闭襟楼上,学习穿七巧针七巧;
斗巧: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对月穿针”、“穿针乞巧”、“输巧”等几种形式;
结红头绳:在七夕节这天,很多长辈会在这天把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自己孩子的脖子上,祈求孩子健康长寿 。
乞巧节的来历和风俗 乞巧节的由来传说乞巧节传统习俗有拜七姐、拜牛郎、祈福许愿、乞巧、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等 。
来历 。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7月7日,又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所以在七夕节那天“乞巧”,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
乞巧节的来历和风俗 乞巧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1、乞巧节的由来: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 。他的父母早逝,常遭兄嫂欺负,连家产都没得分,只留给他一条老牛,但这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哦,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因为触犯了天条,所以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善良的牛郎受人欺负,所以决定要帮他 。一天,它忽然开口告诉牛郎,东边山下有个湖,每天都有七个仙女到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使那仙女无法返回天宫,就会留下来作他的妻子 。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一位仙女的衣裳,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纪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出来,这时牛郎捧著她的衣裳出现,要求织女答应作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答应了,两人婚后生了一双子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老牛却死了,在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这是它最后能留给牛郎的唯一一件东西 。而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怒,遂派王母娘娘把织女给抓回来,牛郎为了找回织女,想起了老牛的叮咛,就披上牛皮靠著牛皮的神奇魔力追上他们,此时王母娘娘心一急,拔下头上的簪子往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其深刻的感情也令玉帝动容,所以特赦他们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于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无数的喜鹊飞上天去,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一家渡河相会,说七夕当天晚上一定会下雨,这就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七夕节习俗节日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各地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 。
2、七夕节习俗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 。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