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月最端圆的意思

中秋佳月最端圆的意思是指在中秋这个美好的日子的时候,月亮是最圆的 。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著的《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全文为: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
扩展资料
中秋,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
诗句“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的意思及全文赏析作者:陈著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是宋代陈著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早上下雨晚上天晴的一个中秋时节,整首词前后呼应,表现出了词人的一种豁达胸怀 。
【原文】
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
天应有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
【江城子】---(词牌名)
《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唐著词(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曲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又有36字七句五平韵、37字七句五平韵等 。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 。有说法称,该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 。
【鉴赏】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描写的是中秋时,早上下雨晚上晴朗的情景,给人一种雨后天晴的中秋之夜 。
上片“中秋佳月最端圆”写起,早上下起了雨,雨也将止了,一点都不妨碍高兴的事,表现出了一种风雨无阻的心态 。
下片写了傍晚时分雨停止了,天晴朗了,中秋的月亮是多么的皎洁无暇,与首句相对应 。
八月十五诗词1、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
2、宋代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
译文: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 。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 。这时,月亮好像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发显得明亮澄圆 。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
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 。潮声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 。月夜太空素光皓洁,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广阔天地间洁净澄澈,犹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 。一腔激气直冲云霄,似乎能驱走月中的粉黛 。他举杯酌酒,似乎一口气就能吞下吴越两国 。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生之豪情说与儿辈听听,那他们也会为之心胆惊裂啊 。
3、唐代曹松《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
译文: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
4、宋代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