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126p型汽车的发展

菲亚特126p型汽车的发展此车是波兰引进意大利菲亚特公司NUOVa500型微型轿车与技术及许可证,于80年代生产的普及型家用微型轿车 。此车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坚实耐用,价格低廉的特点,特别是后置风冷式发动机为此车的最大特色,在现代轿车中除大众“甲壳虫”外,几乎没有后置发动机车型 。
共生产380多万辆,被誉为车坛神话,在欧洲和大众“甲壳虫”及奥斯汀“迷你”车齐名 。自从波兰生产后改叫126p.这小车在中国也曾经创造过平民家庭圆买车美梦的奇迹,几十年前最初几千元一辆的售价,真的让不少人感到兴奋,他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私家车 。不过现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在中国这种车已经成为古董,此车原产意大利,后波兰从意大利购买生产线拿回波兰生产,在波兰生产车的工厂在被收购后,彻底的停产倒闭 。在北京它被称作“小土豆”,在东北地区被称作“大头鞋”,至于在其他地区的称谓还有待考证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该车以易货贸易的形式引进国内 。由于售价低廉,它差不多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第一款平民车型,也正是这款不怎么漂亮但又有那么几分可爱的小家伙圆了很多人的汽车梦 。事实上,菲亚特126P来自波兰,它的原型车是菲亚特公司为了替代菲亚特500车型而推出的菲亚特12
6.?
为了区别于它的原版车型,使用字母P加以区别,而P意指波兰生产 。该车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引进国内的车型搭载0.653升双缸风冷发动机,它的最高车速可达105公里/小时 。据不完全统计,菲亚特126P的总产量达380万辆以上,而它的原型车仅生产了130万辆 。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以易货贸易方式从波兰进口,八十年代末停止进口 。首批进口的菲亚特126P,据说是为了易货一批机床补的零头 。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百姓家庭的轿车,为众多车迷和家庭青睐,于是菲亚特126P(北京人俗称“小土豆”)成为“万元户”们的首选,可以这么讲菲亚特126P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第一款平民化的轿车,是当今中国私驾车的雏形,对于今天的家轿市场有着划时代启蒙意义 。
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法规和保养的关系,现今极少再见此车,更加上1996年已全面停止生产,所有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
说知道菲亚特126P那里有连二手的都没有了吧,你去汽车博物馆找找看吧,126P从92年就不进口了现在30岁以上的人提到上个世纪80年代,心中定会感慨万千,那是自建国以来中国变化最快的时代,各种新鲜事物伴随着机遇写就了年长者日记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页 。80年代对于汽车行业还有着更特殊的含义,1979年,国家首次宣布允许私人拥有汽车 。
直到80年代中期,为了促进国内市场繁荣,有关部门决定从国外进口一批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家庭轿车,而这批进口车的首选型号就是菲亚特126p 。1984年至1986年,我们通过易货贸易方式从波兰进口了一万多辆126p,首先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上海销售 。根据当年中国机电设备公司的资料,这些126p都几乎被私人用户买走,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私家车 。今天与我们见面的车主翟先生出生在80年代,比他的126p稍长几岁,虽然那个特定时期并没有在他的记忆中留下太深的痕迹,但他还是给我们讲起了关于这辆车、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
126p是菲亚特500的后继车型,第一辆126原型车于1972年在意大利投产,而第二年它就已经落户到波兰的贝尔斯克·贝雅瓦工厂,名字中的“p”代表了在波兰的生产型号 。126p继承了500车型的小巧体形和后置两缸发动机的基本布局,只是用更加流行的硬朗线条取代了原来类似膨胀面包的圆滑形象 。126p的设计思想依然保持经济实惠,本本分分的遵守平民车的内涵 。
眼前这辆排量0.65升的小车功率只有24马力,在1986年时售价约7000元人民币(当时1美元只能兑换2.4元人民币),和现在一台电脑的价格差不多 。126p的生命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2000年最后一辆126p走下了波兰的生产线,此时它的家族成员已经超过300万 。虽然是平民车,但在并不发达的中国,126p仍然算是十分高档的消费品,它几乎成了那些“万元户”的象征 。
在很多城市里,它也被当作出租车使用,成为人们挣钱养家的重要工具 。当年,温州街头无处不在的“大头鞋”出租车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作为开放初期发展比较快的城市,温州造就了一大批平民富豪,而同时,也正是小小的126p承载了整个城市,伴随着“嘟嘟嘟”的发动机声,快速向前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