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泰伯》薄帝王而不为

《论语 泰伯》薄帝王而不为

《论语 泰伯》薄帝王而不为

文章插图
泰伯是孔子竭力推崇的贤人,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伯公 。周文王的祖父为大王 。
大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泰伯,次子名仲雍,第三子名季历 。
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 。大王当时看到殷商已经快完了,政治太糟糕了,有意革命 。照中国古代的规矩,大王一定是传位给长子泰伯 。大王就告诉泰伯好好努力,将来可以把殷商腐败的政治推翻 。
但是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殷商的政治尽管败坏,而周终归是殷商的诸侯,不应该去推翻它 。对于他父亲大王这个思想,在家族中为孝道,不能不听父亲的话;为天下的公道,则碍难听父亲的话;处于两难之间 。泰伯于思想、见解、学问、道德,没有不好的地方,却难于接受大王的想法 。
大王看到第三个儿子季历的长子,就是周文王,认为他将来会有办法,将来可以统一中国 。所以大王认为,泰伯既然这样清高——他当然不能说大儿子不对,泰伯是对的,他也欣赏大儿子——只好将位子传给三子季历 。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传位给小儿子是不可以的 。
泰伯处在这种左右为难的状况中,知道了父亲的意思以后,于是自己逃掉了,弟弟仲雍也跟着逃,不愿当帝王 。所以后来大王传位给季历,季历死了传给周文王 。泰伯和仲雍逃到南方,就是现在的江苏无锡 。
在古代,这里是蛮荒之地,没有开发、没有文化,他一逃就逃到这最野蛮的地方,他的子孙就在当地落籍了,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把泰伯这一支宗族清理出来,封为吴国 。在周武王没有封他以前,泰伯连王侯都不当 。以现代的话来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帝王可以不当,人格不能有损,真理的思想不能动摇,因此走掉了 。孔子说,泰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点 。
他三次推让天下,最后还是逃掉 。后世的老百姓,不晓得历史上这件事 。这事后来流传下来,完全靠《左传》详细的记载 。一个人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就是要做到“弃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破鞋子一样,出将入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 。
要做到这点很难,人人都在名利场中,每个人都在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出人头地,怎么会放弃升官加薪的机会呢?孔子所标榜的人格修养,也不是反对从政,而是认为要符合仁德 。孔子说:外形礼貌而内在没有礼的精神,一味地礼貌则很辛苦 。做事很谨慎,过分地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 。做事有勇气,好冲劲,内在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 。
个性直率坦白,但学问上不经过磨炼、就会因太直而误事 。“恭、慎、勇、直”本是四大优点,但没有礼的约束,做得过分反而成了缺点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大的强项也是最大的软肋 。
君子笃于亲,就是君子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去爱族人、国人 。儒家讲爱是由近处逐渐向外扩充的,所以先笃于亲,然后民兴于仁 。从亲亲之义出发,整个风气就是人人都会相爱 。
故旧不遗,就是故人旧友不因职位高升而遗忘,那么治下的人民也不会投机取巧,社会就会稳定 。曾子是孔子的传道人之一,他病重快死的时候,召自己的门弟子说:帮我把手脚都放好 。《诗经》说:“做人做一辈子,常常要提心吊胆,因为一失足为千古恨,一个疏忽,掉下冰河就没命”我现在手脚都失去知觉了,到这个地步,我才敢说大话,我不会再犯错了 。在这个时候,孟敬子来问曾子,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哀 。
人类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 。君子所看重的人生之道有三个重点:第一点是人的仪容仪态,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 。第二点是端正态度,要诚实而守信 。
第三点是善于言谈,远离低俗 。所谓“笾豆”,是古代的祭器 。执政之事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 。曾子这二段话讲的都是个人修养的事,君子平时要注重自己的仪容、态度和言谈,要时时谨慎小心,三思而后行,人生每一步都不能走错,一失足会成千古恨 。
曾子说:我昔日好友颜回,自己学问高人一等,却唯恐自己懂得不多,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一番,他学问非常渊博,还向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人学习,在待人处世上表现得很平常,好像什么都不懂似的 。内涵深厚,表面上看起来却普普通通 。不如他的人冒犯他,他从来不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