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 三 )


(二)预应力锚索的设计
1.预应力锚索设计锚固力
预应力锚索设计锚固力的确定可分为两种情况 。
(1)岩质滑坡
根据极限平衡法进行计算,需考虑预应力沿滑面施加的抗滑力和垂直滑面施加的法向阻滑 。稳定系数计算公式推荐如下: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相应地,预应力锚固力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2-40)~式(2-43)中:V为后缘裂缝静水压力,,γw为水的容重(kN/m3);U为沿滑面扬压力,,H为边坡高度(m);φ为内摩擦角(°);θ为锚索倾角(°);β为锚索与滑坡的夹角(°),它与滑坡倾角(α)、锚索倾角(θ)之间的关系为β=α+θ;T为预应力锚索锚固力(kN);A为地震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W为滑体的单宽重量(kN/m);C为滑带土的内聚力(kPa);L为滑面的长度(m) 。
如果锁定锚固力低于设计锚固力的50%时,可不考虑预应力锚索产生的法向阻滑力,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简化如下: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相应地,预应力锚固力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
(2)堆积层(包括土质)滑坡
根据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考虑预应力锚索沿滑面施加的抗滑力,可不考虑垂直滑面产生的法向阻滑力 。所需锚固力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T为设计锚固力(kN/m);P为滑坡推力(kN/m);θ为锚索倾角(°) 。
此外,在进行预应力锚索的锁定时,锁定锚固力应根据滑坡体结构和变形状况确定 。分以下3种情况:
1)当滑坡体结构完整性较好时,锁定锚固力可达到设计锚固力的100% 。
2)当滑坡体蠕滑明显,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相结合时,锁定锚固力应为设计锚固力的50%~80% 。
3)当滑坡体具崩滑性质时,锁定锚固力应为设计锚固力的30%~70% 。
2.计算锚索根数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N为锚索根数;P为单根锚索的抗拔力(kN),通过现场试验求得;E为滑坡的下滑力(kN);φ为滑面的内摩擦角(°);α为锚索与滑面的夹角(°);K为安全系数,取值2.0~4.0,一般情况下建议取2.0 。
3.有效锚固长度
有效锚固段长度可根据下列3种方法综合确定,其中经验类比方法更为重要 。规范规定有效锚固段长度不宜大于10m 。
(1)理论计算
1)按锚索体从胶结体中拔出时,计算锚固长度的公式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Lm1为避免锚索体从胶结体中拔出所需的有效锚固长度(m);T为设计锚固力(kN);K为安全系数,取值为2.0~4.0,一般情况下建议取2.0;n为钢绞线根数;d为钢绞线直径(mm);C1为砂浆与钢绞线允许粘结强度(MPa) 。
2)按胶结体与锚索体一起沿孔壁滑移,计算锚固长度的公式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Lm2为避免胶结体与锚索体一起沿孔壁滑移所需的有效锚固长度(m);d为孔径(mm);C2为砂浆与岩石的胶结系数(MPa),为砂浆强度的1/10除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为1.75~3.0);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2)类比法
根据链子崖危岩体锚固工程等经验,推荐有效锚固长度见表2-16 。
(3)抗拔试验
当滑坡体地质条件复杂,或防治工程重要时,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并对锚索进行破坏性试验,以确定有效锚固长度 。抗拔试验可分为7天、14天、28天三种情况进行,水灰比按0.38~0.45调配 。
表2-16 锚固长度推荐值
4.预应力锚索倾角
预应力锚索倾角主要由施工条件确定 。设单束锚索的设计承载力为P,它所提供的抗滑力(F)为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当θ=φ时可取得最大抗滑力,但锚索过长,施工困难、不经济;若θ过大,虽然锚索的长度减小了,但提供的抗滑力也减小了,同样不经济,因此存在选取一个最优倾角的问题 。可根据以下两种方法综合考虑其最优倾角 。
(1)理论公式
理论分析表明,锚索倾角满足下式时是最经济的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式中:θ为锚索倾角(°);α为滑面倾角(°);φ为滑面内摩擦角(°) 。
(2)实际经验
对于自由注浆锚索,锚索倾角应大于11°,否则需增设止浆环进行压力注浆 。
5.锚索间距与群锚效应
预应力锚索的数量取决于滑坡产生的推力和防治工程安全系数 。锚索间距宜大于4m;若锚索间距小于4m,需进行群锚效应分析 。推荐公式如下:
1)日本《VSL锚固设计施工规范》采用公式: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