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泥鳅养殖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无土泥鳅养殖前需要做哪些准备1、养殖池与鱼巢修筑
养殖池的大小可由养殖的数量而定,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池需要用硬化水泥结构,防止泥鳅钻入泥底 。进水口的设计赢高于水面高度,防止泥鳅逃跑,出水口则应以细密的网状格挡住 。鱼巢则可用废弃的自行车轮胎,柔软性好,避光性强,可以为泥鳅提供一个舒适的栖息场所 。
2、水质
由于泥鳅在整个养殖过程都生活在水中,对水质的要求需要新鲜,要无异味异色,而且应该经常加注新水,能够使水不断流动则效果更好 。
3、水草
在水池中投放水草不仅能为泥鳅提供嬉戏的地方,还能为泥鳅遮挡阳光,同时还能够整体改善池内的生态环境,为泥鳅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作用 。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不仅易管理,而且出售泥鳅的时候也非常容易捕捉,不容易逃跑 。
无土养泥鳅怎么过冬1、泥鳅无土养殖,是用多孔塑料泡沫或木块、水草等非泥土物质,提供一个可给泥鳅钻入洞孔隐蔽的栖息空间 。
2、北方加深水位到1.5-2米就可以了 。只要冰层不冻到底,泥鳅就不会被冻死 。平时多注意破冰打洞,可以让水里有充足的氧气 。如果下雪了,最好能把雪及时清理了,这样不会影响光合作用 。
3、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现今由于化肥的使用和大量的野外捕获导致野生的泥鳅无法供应市场需求 。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明显 。农业生态养殖成为必然 。无泥土养泥鳅,可以不用淤泥 。这种方法的立足点既可多层次立体利用水体,又便于捕捞商品鳅 。
扩展资料鳅种苗放养
1、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
2、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 。
参考资料来源:
央视网-[科技苑]养泥鳅不用泥(2010.12.7)
泥鳅养殖技术之无土养殖01在挑选饲养池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一下了,一定要保证周围的水源是比较良好的,此外就是水池要足够大,一般在出水口的位置会防止滤网来防止泥鳅逃脱 。
02在防止种苗的时候,最好选择是野生捕捉的幼苗,并且健康状态要比较良好,无土养殖对于水质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要勤换水,水也要尽量地保持流动性 。
03在饲养池中可以防止一些水草,在夏季的时候泥鳅就能够有避暑的位置,此外池子中的水草也能够对水起到净化作用,还能够增加含氧量,但是面积不要太多了 。
04在日常管理的时候,投放饲料的时间以及投放量都需要注意,量少了泥鳅的生长就不好,量多了就会造成浪费,过多的饲料还会在水池中影响到水质 。
无土养殖泥鳅的方法 无土养殖泥鳅的养殖技术1、泥鳅的生长环境是在水中,准备7亩左右的一个大池塘,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 。
2、合理改善水质,在池塘中河里的种植一些植被,比如说水葫芦 。
3、每个池塘至少配备一台增氧机,合理控制池塘的进水和排水 。
4、春天到来之际,使用生的石灰对池塘进行清理,20天以后,将泥鳅苗放入池塘中 。
5、放下泥鳅苗前的10天,在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有利于更多的水草生长 。
6、选择泥鳅苗的时候,尽量选择健康的,从外观进行仔细检查,选择表皮没有破损的,长度控制在3~4厘米左右 。
7、选择的放养时间,可以控制在5月中期,数量控制在一个池塘7万尾左右 。
野泥鳅如何养殖不死去泥鳅无土养殖不容易死 。
(1)孔木块或混凝土块:大小、厚度、间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叠后埔排在水中,从底往上排 。
(2)孔塑料泡沫:每隔5~7厘米钻直径2厘米左右的孔数个,每块塑料泡沫大小不定,厚度以15~20厘米为宜,重叠为立体,加以固定 。让其浮在水面以下,不露出水面 。
(3)草隐蔽:池中放水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以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的场所,而且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饲养池内整个生态环境,水草覆盖面积占水面的2/3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