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的传说

文章插图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 。
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
《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 。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 。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
嫦娥,是一个神话人物,原型是谁尚有争论 。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 ,直到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羿的妻子姮娥,演变为传说中的嫦娥、后羿的妻子 。
自古以来都有学者认为称为“羿”的有多个,处于不同时期,从而难以判断嫦娥是何时人物 。有人认为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后裔,也称“姮娥”、“常娥” 。姮娥是尧帝时期的神射手大羿的妻子 。有人认为是常仪 。《吕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仪作占月”,清人毕沅作注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
”有人认为是嫦羲 。“姮娥”原先写成“恒娥”,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记“生月十有二”之常羲 。古音读羲为娥,逐渐演变为奔月之常娥 。《文选》注两引《归藏》,均谓常娥服不死药奔月 。
知常娥神话古有流传,非始于《准南子》 。又《准南鸿烈集解》引庄达吉云:“姮娥,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选》注引此作常,淮南王当讳恒,不应作恒,疑《意林》是也” 。汉文帝名恒故讳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 。《集解》又引洪颐煊云:“《说文》无姮字,后人所造 。
”版本1《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 。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译成白话文为:比如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姮娥偷吃后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 。为什么呢?不知道从哪里才能得到不死药 。
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版本2姮娥飞天《淮南子·外八篇》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 。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 。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 。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
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 。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 。
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 。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译成白话文为: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姮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 。
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也开始危害百姓 。于是帝尧命令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十日,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豨 。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
后来,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姮娥保管 。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姮娥 。情急之 。
赞扬嫦娥的四字词语
嫦娥奔月的传说

文章插图
国色天香、倾城倾国、沉鱼落雁、足智多谋、闭月羞花、如花似玉,具体解释如下:一、国色天香读音为guó sè tiān xiāng,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出处:唐·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白话译文: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成语用法:宾语、定语,褒义词 。二、倾国倾城读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